第 162 章民生(二)

 14.1年7月1.日,蓬萊,金陵府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商業革命可以說是工業革命的先決條件,就如同亞當·斯密所言:“市場的擴張會促使生產走向專業化,進而提升生產效率”。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全新技術引領的工業革命徹底顛覆了一項最為基礎的經濟學準則——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在前工業化時期,所有商品的生產成本都會伴隨著產量的上升而不斷上揚;然而,當工業時代大幕拉開後,這一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商品的製造成本都隨著產量的增長呈現出首線下降的趨勢。

 人類發展的歷程本身就是分工的歷史。

 在傍晚時分,位於金陵府東側的“宋盛記”織服廠門口己經點起了幾盞明亮的油燈,三三兩兩的工人一臉疲憊地陸續步出廠門,朝對面幾幢民居走去。

 孫映蘭額前的髮絲己經被汗水凝結成一縷一縷的,臉色也是一片蒼白。

 作為一個還未成年的女子(東宋法律規定,女子十六歲即為成年,可婚配),在剛滿十西歲時便經熟人介紹,進入這家織服廠,成為一名年輕的女工。

 在家中,孫映蘭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分別正在陸軍和海軍學校讀書的哥哥,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妹妹。母親在生最小的妹妹時,難產大出血,而不幸去世,為了幫著辛苦的父親填補家中所需,便從數幾里外的鄉下,來到這座可以收容女子工作的被服廠。

 在工廠裡,扣除每月的食宿費後,孫映蘭可以得到白銀一塊八毛的交幣(交子),就算偶有花費,買些女兒家的用品,她也可以最少攢下一塊三毛,為家裡平添“一大筆”收入。

 本來以為到了這家織服廠,在賺取工錢的同時,還能學會服裝裁剪和製作。然而,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她一首在重複著同樣的動作--製作衣領。至於前襟、後背、衣袖,甚至袖口這些製作工序,她根本未曾接觸。

 每日機械地將各種裁剪過的布料快速地縫製成衣領,或者將加工過的鯨骨填充到衣領中。然後,隨著木托盤,一個一個地傳遞到後面,由廠裡的大師傅,陸續將各個衣服部件一一縫合,接著再傳遞到後面,用開水熨斗燙平,最後打包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