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 經濟調查

 時間回到14.1年2月12日,姑蘇府,長社縣(今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

 長社縣位於姑蘇府西西十多公里的丘陵地區,於五年成立,轄下五個鎮,二十個鄉社,擁有人口一萬七千餘人。這裡擁有大量肥沃的土地,以種植棉花、高粱、小麥、大麥等為主,是姑蘇府最為重要的糧食和棉花產區。

 長社河(流經多爾比市的麥爾河)蜿蜒穿過縣城,為該地區提供充沛的灌溉水源。這裡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冬暖春早、秋短夏長、日照光強,全年無霜,非常有利於棉花的生長。目前,長社縣開墾出的十二萬餘畝耕地中,差不多有六成的耕地都栽種棉花。

 大遙鎮的鎮長周福臉上帶著幾分不耐的神色,領著一名縣裡戶吏司的書吏,行走在一塊塊棉田之間,查驗土地冊中的實際數據。

 “這片棉田恐怕不止一百二十畝吧?”柳正站在田壟上,看著面前的大片棉田。

 正值夏季農閒時節,田地裡只有寥寥數名農人,正在清理著棉田中的雜草。小腿彎高的棉杆,蒼翠的綠葉,無不顯示這片棉田長勢喜人,估計再過個把月時間,就會開花掛果,然後孕育出一朵朵輕柔的白色棉絮,最終變成身上舒適溫暖的棉布衣裳。

 “俺說有一百二十畝,就是一百二十畝!”周福甕聲甕氣地說道:“地兩側的幾攏地,是人家開出的荒坡坡,栽種了一些自家食用的蔬菜。咋的,這些也要算在農人的收成裡面?”

 “哦,那倒不必。”柳正早己看出這位鎮的不耐,但身為戶吏司的書吏,職責所在,也必須要嚴格完成上頭交辦的事務不是?

 況且,這次全國性的經濟普查工作,那可是當今財部使獨孤大人親自主持,要求務必科學、合理、全面地清查一番國家百年發展的“底子”。據說,這項事務不僅要在蓬萊本土展開,而且那些海外領地也要進行“摸家底”的工作。

 為此,他們這些縣裡戶吏司的書吏、辦事人員還專門趕至姑蘇府,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培訓和學習,以瞭解經濟普查的方法和流程。

 柳正今年剛滿十九歲,兩年前才從臨安工商官吏學堂裡畢業,然後經過一番考慮,便報名參加了姑蘇府的戶吏司考試,通過後,分配至長社縣戶吏司,成為一名“國家編制”的書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