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摳門的姑姑

 要等眼看就過火了,還有幾個紅火炭,才是最佳時間。 

 ‘爐長’這個差事大家都搶著幹,原因是隻要在位子上坐不住了,就可以藉著捅爐子、添爐子活動一下,就算老師在講課,也無所謂,畢竟要保障教室裡的溫度。 

 玉蓉老師只隨口問了一句:“爐長由誰來當呢?” 

 就有很多同學舉手、踴躍報名:“老師,我,我……” 

 玉蓉看了一眼已經竄到她跟前、把手舉的高高的徐三虎說道:“一邊去,你就算了吧!讓你幹,還不得盯把鼓搗它,心思更不在學習上了。” 

 然後把目光轉向躍躍欲試的鐵蛋說道:“爐長暫時由劉忠學來擔任,以後可以輪值,隨時調整。” 

 鐵蛋的學名叫劉忠學,跟忠厚同一輩分。學習成績很好,但脾氣犟、蔫渠,只要不隨心就會想方設法找補回來,最怕的人就是他爹——隊長劉青富。 

 因為劉青富秉承‘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理念。 

 下午放學,秋丫跟海棠約定吃完飯去二姑家、也是海棠的二姨,兩個人看到班裡同學在爐子上烤去年的幹鹹菜疙瘩吃,饞壞了。 

 二姑醃的鹹菜最好吃,咬起來肉肉的,裡面都是紅瓤,海棠說前段時候還看到她家的鹹菜疙瘩在倉房掛著,兩個小夥伴打算去偷幾個。 

 秋丫二姑是個極摳門的人,張嘴跟她要,也許能給一個,但秋丫和海棠羞於啟齒,一旦二姑找理由拒絕,還挺尷尬。 

 別看二姑家就在同村住著,但秋丫很少去,一是二姑家沒有跟自己同齡的玩伴,再者二姑對侄男閣女都不怎麼親,天天就知道打自己的小九九。 

 大表哥忠義得了蛔蟲病去世,家裡還有一兒兩女三個孩子。 

 二姑在村子裡號稱‘鐵算盤’,既能幹又精於算計。農忙自不必說,從田裡回來,從不空手,要麼背一捆野菜,要麼抱幾根燒柴,恨不得連風都抓上幾把。 

 冬天也從來不閒著,剝瓜子、砸杏核、紡毛線,總有出錢道,今年又跟秋丫爺爺學會了編席子、打折子。 

 秋丫和海棠到了二姑家,只見裡屋外屋沒有下腳地方,全是備料。要麼是正用水悶著的一大捆秫秸稈橫在地上,要麼是已經劈成兩半的秫秸杵在牆角,姑父用刮刀在颳著裡面的穰子。 

 二姑幾個手指上纏滿了布條,坐在地上往前挪蹭著編一塊摺子,身後編完的部分捲成了筒。 

 但看上去二姑很不舒服,不時停下來,躬起身子抱著肚子歇一歇,後來實在挺不住了,只得脫鞋上炕躺下。 

 二姑家幾個孩子也沒閒著,在給秫秸剝皮,秋丫和海棠也加入其中。這個活簡單,只需把高粱杆外面的浮皮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