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38 章 穿越中世紀038


“之後還得重新蓄養足夠多的蜜蜂。”

路易莎聽海蓮娜說養蜂的事,脫口而出:“為什麼要殺死蜜蜂?”

上輩子她曾去一個同學的老家做客,同學為了讓她覺得不虛此行,還帶她去養蜂人那裡直接買蜂蜜。說是他們那裡的蜂蜜非常有名,直接從養蜂人手裡買,還可以得到最優質的。路易莎也是那次看到了蜂箱,知道了怎麼現場取蜜。

她當時可沒看到殺死蜜蜂.如果每取一次蜂蜜,就得殺死一窩蜜蜂中的大部分,那蜂農就沒法幹了!

“小姐肯定沒見過養蜂人是怎麼工作的。”海蓮娜倒是不奇怪路易莎不知道這個,很快給她描述了一下。

簡單來說,現在的蜂箱根本不是後世

的樣子。現代蜂箱是‘朗式蜂箱’,
即所謂的‘活框蜂箱’,是一名姓‘朗斯楚斯’的美利堅牧師於19世紀中葉註冊的專利。此前或許這樣的蜂箱已經存在,但也不可能前推到中世紀。

中世紀的‘蜂箱’是草編的,擺放起來是個倒圓錐形。它沒有活動巢框,這就導致每次取蜜取蠟,都得將無法驅趕走的蜜蜂用硫磺燻死。

說起來,活框蜂箱並沒有什麼製作難度,但它對養蜂業的改變是巨大的。這之後,養蜂業才能相對穩定地產出,降本增效

搞清楚這些之後,路易莎有些興奮了起來。這樣看起來,蠟燭產業還是有搞頭的,只不過想開啟化工生產是沒戲的,只能搞搞養蜂業,收割蜂蠟的樣子——果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選擇,就像她之前製糖一樣,現代化製糖也沒辦法做到,只能‘古法制糖’而已。

路易莎很快將‘活框蜂箱’的設計圖畫了出來,尤其標註活動巢框之間,以8毫米的距離懸掛分隔。這個是重中之重,上輩子那位養蜂人大叔還給路易莎說過呢!據說不嚴格按照8毫米的間隔來,蜜蜂就會在隔板上自行添加結構。

這樣取巢框的時候就麻煩了。

製造出活框蜂箱不難,問題是哪裡去找那麼多蜂農呢?路易莎沒有為難自己的意思,直接將這件事交給了一個名叫康奈爾的騎士——這是路易莎在布魯多宮廷裡發展的第二個騎士心腹,第一個是亞蘭騎士。

康奈爾相比起亞蘭的低調,在布魯多宮廷的名聲要大得多。亞蘭算術很強,但這顯然不是一個能讓他在宮廷揚名,又或者討好夫人小姐們的特長。康奈爾就不同了,他有戰鬥天賦,狩獵總是表現極佳。另外,無論是吟詩,還是宮廷裡流行的遊戲,他都很擅長。

更別說他還有一張英俊的臉,配合他對貴婦們周到的效勞他不受歡迎才不正常!

路易莎對下屬的標準是腳踏實地,亞蘭就是典型。對康奈爾這種彷彿是花孔雀一樣的,出於刻板印象就有些下意識忽略了。

她其實也知道不能這樣‘以貌取人’,這個時候的宮廷就是這樣的,大家都爭著做‘康奈爾’,不那樣就出不了頭。

有能力的人故意往那個方向表現,以引起貴人注意和欣賞,那也不奇怪。

康奈爾就是這樣的或許是有能力的人總會出頭,即使路易莎有刻板印象,也逐漸注意到了他。相比起亞蘭走專業會計人才的路線,康奈爾更多是辦實事時好用,這真是和他外在不相符的‘實用’啊。

“.要調查布魯多,甚至布魯多周邊的花源,繪製成地圖。我打算推動布魯多養蜂業,改變過去養蜂只是修道院或者某個莊園的副業,莊園裡鮮花盛開時就養蜂釀蜜,其他時候無所事事,產出極少的情況。”

“以後,專業的養蜂人得按著地圖追逐著花源走!確保總有產出。”

康奈爾機敏地說:“您是說,就像牧民在不同的草場輪流放牧,對嗎?”

見路易莎點頭,康奈爾才小心地提出意見:“可是,路易莎郡主,據小人所知,經過一次採割後,蜜蜂就會死掉不少。養蜂人得重新蓄養蜜蜂.根本無法像您說的那樣”

路易莎笑了笑,拿出了讓木匠製作好的活框蜂箱,給他解釋了用這種蜂箱養蜂,取蜜的時候是何等方便。康奈爾很明顯被她說服了,他唯一懷疑的是,蜜蜂是否願意在這樣的蜂箱中居住.蜂箱也不是隨便設計的,就像大自然中,蜜蜂給蜂巢選址也有講究一樣。

有的地方它們願意住進去,有的就不是

了。

不過這個小小懷疑不是問題(<a href=".co)(com),
蜜蜂願不願意,一試就知道了。</p>
                          

康奈爾心裡很快列了一個工作計劃,包括繪製路易莎所說的‘花源地圖’,尋找願意合作的養蜂人,以及培養自己的養蜂人。

合作的養蜂人,是路易莎這邊提供蜂箱和取蜜取蜂蠟的技術,他們只要籤合約,到時候以市場價將蜂蠟賣給路易莎就好。

至於自己培養的養蜂人,按照路易莎的說法,是由路易莎提供花源、蜂箱等,養蜂人上繳規定數額的蜂蠟做回報,蜂蜜則全是養蜂人的。另外,如果蜂蠟還有剩餘,也像合作養蜂人一樣,優先賣給路易莎。

因為提供的花源都在巴爾扎克伯爵的各個莊園,以及他名下的森林,這能省養蜂人很多事。而且確保了他們總有花源,算下來這倒也公道。

“您是打算辦一個蠟燭工坊,專門做蜂蠟蠟燭嗎?”海蓮娜明知故問。她之前還幫路易莎做過蠟燭,當然能想到路易莎的意思。

“是的,通過現在的辦法,可以穩定得到數量不少的蜂蠟,價格還低。而且其實也沒花多少錢,一部分甚至是用莊園和森林的花源抵的這些原本就是白放著的,現在利用起來是憑空增加的一筆收入。”

路易莎沒有說的是,她還知道一個做蠟燭的‘獨門技巧’,到時候保管能叫她的蠟燭脫穎而出——她打算用三股棉線鬆散擰結成燭芯。

這可是個非常小,但作用巨大的設計!

現在的蠟燭之所以要剪燭花,是因為燭芯大多編得很緊。這導致了蠟燭油吸不足,燒燈芯就燒得快而無法碳化,長此以往燭芯部分就越來越長。這個越來越長的燭芯就是‘燭花’了,剪燭花就是把它剪得短一些。

它太長的話,燭焰也會擴大,融化超過所需的蠟,造成極大浪費這就是不剪燭花,蠟燭極不耐用的原因。

歷史上是1820年,才有一個法國人發明了三根棉線鬆散編織的燭芯。這樣的燭芯吸足了蠟油,燈芯是緩慢地、比較徹底地燃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