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38 章 穿越中世紀038


路易莎放棄了用‘油脂+酸’的方式製作蠟燭,放棄得相當快。

那聽起來很好,甚至可以給布魯多開闢一個不下於食糖的財源,但實際去做才知道其中問題太多了!

“居然可以這樣製作蠟燭.似乎比最優質的蜂蠟蠟燭還要好,一點兒煙都沒有,燭光明亮穩定。”觀察著剛剛做好的蠟燭,海蓮娜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樣的成品出自她手。

她是按照路易莎的指點做的,路易莎自稱是從一篇古老的鍊金術文章中看到的做法。

做法並不複雜,一般是將動物脂肪(大多是牛油,其他的當然也可以),加上生石灰一起煮沸。嗯,這是一個廣義上的皂化反應.狹義的皂化反應專指油脂和鉀鹼或鈉鹼反應,因為只有這兩種鹼得到的產物才能真正去汙。

像生石灰這種,遇水得到氫氧化鈣,和脂肪反應得到的是類似軟肥皂的糊狀物(主要成分硬脂酸鈣)。

然後就加入硫酸,硫酸可以分離出硬脂酸——除去其中沉澱的石灰,就是硬脂酸和混合著雜質的甘油了。

這看起來是多此一舉,因為脂肪的主要成分就是硬脂酸和甘油,這又回到了原點。其實不是的,之前的狀態是二者混合,根本沒法分離。

另外,如果直接用酸分離,而沒有生成硬脂酸鈣,那就是一個標準的以酸催化的水解反應。問題是,這個反應是可逆的,一邊是脂在水解成硬脂酸和甘油,另一邊又是硬脂酸和甘油在成脂。

路易莎對此印象深刻,因為她上輩子看過一本穿越小說。小說中穿越男主在古代用豬油和鈉鹼做肥皂,又在剩下的廢液中加鹽酸得到硬脂酸,也就是‘蠟’(是沒有完全皂化反應的油脂水解)。最後還不忘記繼續折騰廢液,說是簡單澄清、過濾、蒸餾,就得到了純淨甘油。

這樣一魚三吃,比只拿油脂做肥皂的普通穿越眾,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當時的路易莎也覺得男主這個操作可以的,比一般的穿越文硬核、有新鮮感,真是早煩了老是肥皂、玻璃。

然而後來路易莎讀到一本小小的趣味科普書,才知道近代蠟燭是怎麼做的——沒有直接用酸水解,一定得先皂化(所以,某種意義上,是可以直接拿肥皂去做蠟燭的)。

當時她還疑惑,為什麼不直接用酸,和那篇穿越文說的不一樣啊!好奇心起來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酸水解脂是可逆的

總之,加硫酸分離出硬脂酸後,才可以去壓榨硬脂酸與雜質甘油的混合物。混合著雜質的甘油會被擠壓出來,得到的就是硬脂酸點燃脂肪蠟燭為什麼會有煙和氣味?就是因為甘油和雜質,所以除掉之後純粹的硬脂酸才會更適合做蠟燭。

“是很好,但沒什麼意義,它太貴了。”路易莎搖了搖頭。

“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要大量用到硫酸的話,無論是通過煅燒硫磺,還是蒸餾綠礬、藍礬,都不可能便宜。”海蓮娜也沒辦法。

或許可以改進一下製取方式,讓實驗室製取變成作坊式生產的規模,並降低一些生產上的人工門檻.但原材料決定的高價,這年頭是很難改變的。

之所以製取硫酸還算是一門傳承不斷的手藝,那是因為滲碳法提純金子時用得上。以金子的價值,硫酸的成本當然就不是問題了。

蠟燭則不同,說是這時候照明價格高昂,可實際每磅蜂蠟蠟燭標價6芬尼。這個價格對窮人當然很高,可對貴族實在不值一提。之所以照明費是個負擔,還是因為蠟燭消耗得很快。

具體多快,和蠟燭原

材料、外形、燭芯情況、是否剪燭花等都有關。

本作者三春景提醒您最全的《中世紀女領主》盡在[筆趣閣?╬小說],域名[(.co)(com)

後世常用的石蠟蠟燭是燃燒的最慢的了,此時的蠟燭都是用動植物原材料製作,要比石蠟不耐燒的多。像是比較常見的牛油蠟燭,一磅牛油大約可以製作8支蠟燭。而如果點燃的時候不剪燭花,隨便它燃燒,可能不到半小時就燃盡了。

所以剪燭花是很重要的工作,此時常用蠟燭的家庭,都會有專門負責剪燭花的僕人。

不過,即使剪燭花可以讓蠟燭耐燒不少,也是治標不治本。此時一個富裕家庭,一個月用掉100磅蜂蠟很正常(這是隻用蜂蠟蠟燭的數據,但幾乎不可能,最有錢的家庭也是蜂蠟蠟燭和油脂蠟燭摻著用)。

宮廷裡蠟燭消耗更是堪稱恐怖!因為宮廷裡宴會多,而一旦開宴會,至少禮堂會點很多蠟燭。想想那些巨大的枝形吊燈,以及隨處可見的壁燈、燭臺,一次真不知道要點多少支蠟燭!

總之每磅蜂蠟蠟燭才6芬尼,如果用‘油脂+酸’的方式製作蠟燭,導致成本都高於這個數,那就沒意思了。

雖然這樣的蠟燭煙氣更小,更明亮耐燒,可價格高出太多,這個生意也是沒法做的——蠟燭是大宗消耗品,也不可能當做奢侈品銷售。

“是啊,都不可能便宜了.唔,其實別的酸也可以,鹽酸、檸檬酸但都不便宜。”路易莎心裡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最有希望相對廉價取得的是‘檸檬酸’,但仔細一想,要從檸檬汁中提純出檸檬酸,得用到熟石灰和氯化鈣。熟石灰好說,氯化鈣又得用鹽酸才能得到。

而如果不進行提純,直接用檸檬汁.只能說,那個效果會非常差。本來就是為了得到更好的‘蠟’才搞這些的,如果檸檬汁達不到理想效果,那還折騰些什麼呢?

這種時候路易莎難免有些不滿了,為什麼就沒有易得的植物蠟呢?很多植物都有植物蠟,但有生產價值的就屈指可數了。華夏有烏桕樹,東瀛有野漆樹(野漆樹華夏也有,但或許是因為有烏桕蠟和蟲蠟,沒怎麼利用),新大陸還有棕櫚蠟

西方什麼都沒有,所以硬蠟燭只能死磕蜂蠟。至於脂肪蠟燭,那不算硬蠟燭,觸感上還是滑膩柔軟的。

說起來,中世紀的‘蠟’,其實和脂肪是混著說的。這個時候說牛油蠟燭、羊油蠟燭,可和後世的蠟燭不同,它們真的就是直接由脂肪做的。本質更接近油燈,只不過動物油凝固點普遍比植物油高,所以看起來是固體的。

“和製作這種蠟燭相比,蜂蠟蠟燭都沒有那麼奢侈了。”海蓮娜收起化學實驗的器具時總結了一下,然後又忍不住說道:“我見過養蜂人是怎麼取蜜、割蠟的,蜂蠟那樣昂貴倒也應該。每次辛苦養出一窩蜜蜂,要獲取蜂蜜和蜂蠟,就得殺死大部分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