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標 作品

第57章 科舉改革的先兆

  朱標有些不安道:“這樣不太好吧。”

  “如果剝奪了這些大儒甄選的權力,只怕沒幾個大儒願意出面替朝廷操持此事了。”

  常升一件恨鐵不成鋼的看向朱標。

  “姐夫你又忘了讀書人的劣根了?”

  “甭管他們是普通士子或是大儒,他們的渴求有何分別嗎?”

  “不還是功名利祿嗎?”

  朱標輕輕的叩了叩自己的腦門,面露歉意。

  “他們都曾為你姐夫講過經史,算是姐夫的老師,我一時有感,忘了。”

  常升抿了抿嘴,沒再說什麼。

  這樣重感情的朱標或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

  但他絕對稱得上是個好領導,好大哥。

  “其他大儒我不熟悉,就以宋師作比吧。”

  “宋師一生,學究天人,官居一品,為太子師,功名利祿早已於他如浮雲。”

  “可宋師難道就沒有慾望了嗎?”

  “非也。”

  “這些年間,我曾見過宋師不止一篇的勸學散文,它便足以證明,宋師心中,仍有教化之宏願。”

  “只是諸多紛擾,逼的宋師不得不自困家中,以收集古籍作為消遣。”

  “倘若在這時,姐夫與宋師修書一封,內附一些今朝廷疑難的策問題,同時下旨讓金華縣令配合。”

  “令眾學子答策問題為拜帖,以一月為期,每月只收一名學子一篇策問。”

  “以千字為限,內容不限。”

  “有真才實學者,宋師每日擇前三名,親筆斧正,張榜於府門外,以示公允。”

  “每月月末,宋師會召開文會。”

  “將每月每日前三名齊聚,或講學,或作答,或辯論,金華學子皆可旁聽。”

  “有才學能力出眾,得眾學子力薦者,宋師亦願舉薦。”

  “姐夫認為,宋師會答應嗎?”

  朱標啞口無言。

  雖然以他和宋濂的情分,只要他提了這個要求,宋濂就不可能不幫他。

  可是常升這個辦法。

  分明將讀書人的那點人性拿捏的死死的。

  別說是宋師了,天下大儒有幾個能不中此招?

  “至於其他大儒,我雖然不熟,卻有幾點愚見。”

  “其一,他們已經告老還鄉,不在朝堂,若真為朝廷舉薦了諸多實用之才,朝廷大可以不吝恩賞,以宣揚朝廷重視人才,絕對不會虧待對大明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