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ITER最後的會議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碳材料都有一個缺點,它能吸收氘氚原料。這對於可控核聚變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趙教授你的擔子很重,要想辦法解決這點啊。”

  聽到這話,趙光貴情不自禁的嚥了口唾沫,心頭頓時就像是壓了萬斤巨石一樣,沉重無比。

  這個任務太重了啊!!!!

  不是說好的只是一條方向的嗎?怎麼這會就變成關鍵了啊?壓力一下子就巨大了起來啊。

  徐川笑了笑,沒太在意。

  給點壓力而已,這位趙教授的能力還是有的,不過想要靠他改進碳材料完善第一壁的材料結構,可能性不是很大。

  倒不是說他能力不行怎麼的,而是因為他並不懂原子循環技術。

  要想做到既能吸收輻射,又能讓中子穿透過去,還要做到能自我修復晶界,原子循壞技術和輻射隙帶技術是必不可少的。

  而目前這兩項技術並未全面公開,掌握了的除了他,也就是以前跟隨著他一起做‘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的一些研究員略懂一些了。

  ........

  實驗室中,徐川和這些材料領域的研究員們一直討論到了深夜才散去。

  今天的交流,雖然說沒有確定到底使用哪一種材料來作為第一壁的材料,但一些路線和方案是初步確定下來了的。

  剩下的,就是將這些方案與路線詳細進一步的整理出來,然後開會討論確定完善後,再分派給不同的人選,一步步的按照實驗進行推進。

  要實現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光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

  不過對徐川來說,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他心中早就有了對應的規劃。

  這種大型工程,哪怕目前還僅僅只是實驗堆階段,涉及到的領域和課題就超過了三位數。

  而他作為總負責人和總設計師,必須將這個龐大工程拆分成不同的課題與領域,再分配給合適的人選。

  當然,這些說的是有基礎且相對簡單的。

  比如在氘氚原料聚變點火運行後,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進一步優化、包層屏蔽模塊優化、如何針對氦三涉及一套全新的電磁觀測體系等等,這些以前有過實驗,亦或者科學院或者國內其他地方有研究的東西,徐川就交給其他人去處理了。

  而那些難的,需要討論的,就先單獨拎出來討論後,再進行分配。

  比如今天針對第一壁材料的選擇和考慮,不僅僅是碳材料這一條路線,還有鈹合金、鎢合金、奧式鋼等其他原本熱門的第一壁材料同樣也有專門的小組在研究。

  徐川雖然並不怎麼看好金屬材料作為第一壁材料,但他也是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說不定看法也有問題呢?

  畢竟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東西,破曉還是得留出一部分研究員做對應實驗的。

  至於他自己,老實說暫時還留不出太多的時間放在材料的研發上。

  在搞定第一壁材料之前,他還得去解決掉氘氚原料聚變過程中的產生磁面撕裂、扭曲摸、等離子體磁島等問題。

  之前的實驗數據沒出來,他只能做個理論方向的推測。

  而現在,雖然破曉暫時還只運行了一次氘氚聚變點火實驗,也僅僅只有一分鐘,但收集到的數據足夠他初步進行分析了。

  搞定這些後,後續破曉會繼續做實驗給他送數據,就可以一點一點的完善這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