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ITER最後的會議


                 氘氚核聚變中產生的中子該如何處理,是可控核聚變中最大的難題之一。

  高能級的中子束對傳統材料的破壞實在太大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可控核聚變需要中子束來轟擊鋰靶材完成氚自持,沒法像核裂變堆一樣用鈹合金、石墨等材料反射回去。

  聽到的邢學興教授的問題,徐川笑了笑,道:“我並不打算用第一壁材料來處理中子。”

  聞言,實驗室中的其他人均好奇的看了過來。

  徐川思忖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腦海中的想法接著道:“與其在第一壁處理中子輻照,我覺得不如在繞開第一壁再進行處理。”

  “我想大家都吃過夾心三明治吧。”

  “外面兩層面包,裡面是肉和奶酪等夾心.......”

  話說到這,負責破曉聚變裝置的趙鴻志已經明白了過來,眼神明亮的看向徐川,道:“你準備將第一壁材料設置成三層?”

  “第一層用你說的那個抗輻射材料吸收除去中子束以外的其他輻射和高能粒子、第二層佈置鋰靶材,用於中子轟擊鋰靶材,形成氚自持;第三層則是最後的防護層,以防止中子輻射洩露。”

  “是這個意思吧!”

  望著徐川的眼神中,趙鴻志帶著興奮的光。

  這種設計,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但是要尋找一種能吸收其他輻射,又不吸收中子,與中子反應的第一壁材料很難,甚至可以說幾乎找不到。

  而現在,如果有辦法研究出一種這樣的材料,那麼實現三層夾心三明治般的第一壁整體防護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關鍵點就在於最外層的防護材料,既要能吸收其他輻射和麵對高能粒子的衝擊,又要能不和中子,或者說少和中子反應。

  這實在太難了。

  聽到趙鴻志的解釋,實驗室中其他人也反應了過來,紛紛思索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種方式似乎真的可行的樣子?

  利用氘氚聚變反應中產生的中子轟擊鋰靶材,來製造氚原料,是整個核聚變反應堆技術中的關鍵部分。

  畢竟氚的存量很少,且製造難度相當高。

  如果不能完成氚自持,依賴外界提供的話,各國都承受不起這份昂貴的代價。

  要知道現在氚的價格已經昂貴到二十五萬rmB一克了,按照價格來算,一千克的氚,價格需要2.5億。

  所以中子不可能浪費,必須要利用起來。

  徐川看了眼實驗室中的其他人,笑著道:“關鍵點就在於尋找一種能夠讓中子穿透過去,又能吸收其他輻射和高能粒子的材料。”

  “我之所以說不如將目光放在其他材料上試試的原因就在於這裡。”

  “中子束對金屬鍵的破壞力很強,而且金屬的自我修復能力太差。哪怕是使用原子循壞技術重構金屬結構,它的修復能力也沒法得到顯著的提升。”

  “相對比之下,一些能吸收能量重新連接化學鍵的材料,就更適合了。”

  “即便是少量的吸收一些中子,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相對比其他的核裝置來說,氘氚聚變釋放的中子數量量級至少提升了兩個級別。”

  “如此龐大的中子量,理論上來說損失一些也足夠我們完成氚自持了。”

  頓了頓,徐川看向趙光貴教授,笑道:“從理論上來說,碳材料其實相當符合這一要求的。”

  “利用原子循環技術重構的碳材料,晶界的修復能力相當強,而且碳核相對穩定,不易與中子發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