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一章:交流與靈感

  辦公室中,氣氛一時間陷入了詭異的寂靜。

  徐川沉思著,直到嫋嫋升起的水霧隨著茶壺中溫度的降低而消失才回過神來。

  看著一旁靜靜等待的邱成桐,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不好意思,剛剛走神了。”

  邱成桐沒在意的笑了笑,起身拿走了紫砂壺,放掉裡面的茶水重新泡了一壺後問道:“這是有所想法了?”

  徐川點了點頭,道:“嗯,略微有點靈感,所以構思了一下。”

  邱成桐好奇的問道:“能聊聊?”

  徐川:“當然可以,主要是對外界干擾的一些控制計算,以及預測方面的.......”

  他將剛剛所得的靈感簡單說了一下,有時候出來走走的確能讓人大受裨益。

  如果是在金陵自己的別墅中,以他幾乎不喝茶的性格,要想從茶水的蒸騰霧氣上得到靈感可以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在邱成桐這裡,他還沒開始和對方交流,就已經有所收穫。

  聽完徐川的述說,邱成桐沉吟了一下後開口道:“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從計算上來說,這條路應該是可行的。不過我更建議將雙線性算子替換成線性變換,相對比較後者,前者的侷限性還是有的的,特別是在面對某些特殊空間的時候,雙線性算子的能力可能不夠。”

  徐川想了想,點了點頭,道:“的確,但雙線性算子也有獨特的優勢,比如雙射線性算子在向量空間中的置換有著對稱的性質,在特殊的空間,如正方形、橢圓、圓形等空間中相當合適。”

  “或許可以混合一起使用?”

  邱成桐搖了搖頭,道:“從數學上來說這應該可行,但如果你是想利用這個來針對湍流建立一個控制模型的話,不一定行的通。”

  “特別是超高溫的等離子體湍流,變化量太大了,如今的計算機性能與智能不一定能做到,哪怕是使用超計算機也不一定可行。”

  “你應該知道,當一個數學模型在運算時的變量太大的,那將是超級計算機都無法完成的計算任務。”

  他已經知道了徐川的來意,所以思考了一下後從工程學角度提醒了這個問題。

  徐川沉思了一下,道:“你說的有道理,如果模型運算太複雜,那對於計算力的要求也太高了,特別是針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內的等離子體湍流而言,稍微有一點紊亂,就容易出現的大幅度的計算量增加。”

  不得不說,邱成桐的能力的的確恐怖,一針見血的就指出了他構思想法中的問題。

  他的科研能力不僅僅是數學上的,還有物理學和工程學上的。

  他曾是哈佛大學物理學的終身教授,也是哈佛大學有史以來兼任數學系教授和物理系教授的唯一一人。

  在當初哈佛大學的“數學科學及應用中心”擔任主任時,邱的貢獻涉及到了控制論、圖論、、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三維圖像處理等各方面,可以說是一個理論應用雙行的頂級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