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一章: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


  將相關的研發安排下去後,核能研究所的工作正式進入了第二階段中。

  帶著這群研究人員,徐川將精力投入到新半導體材料的研發中。

  如果是單純的將腦海中的材料復刻出來,那其實用不了太長的時間。

  給他足夠的材料和設備,再配上兩三個助手,頂多二十來天的時間他就能弄出對應的成品。

  這還是因為的半導體材料的製造過程比較複雜,如果是之前的防護材料,十來天的時間他就能搞定。

  畢竟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技術是他上輩子拿到第一個諾獎的成果,對於每一處細節,他都很清楚,腦海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

  單純的復刻,對他而言其實用不了多少時間、資金和材料。

  可直接將上輩子的成果拿出來,全程就像開了掛一般知曉所有最佳路線將材料合成出來,沒有任何的其他研發過程,沒有任何的其他實驗數據,這太怪了。

  材料研發可不像是解決數學難題,數學只需要你公佈證明過程就可以了,至於在寫出證明過程前你做了多少工作,絕大部分的人並不關心,你只需要能解釋同行的疑惑就夠了。

  但材料研發的每一個步驟,每一項數據,都是記錄在設備和資料中的,這些東西有很高的價值。

  當然,數學解題的過程的也有很高的價值,但這份價值更偏向私人一些。

  另一方面,則是借這個機會收集一些材料的數據,用於給計算化學建模了。

  計算化學的模型,需要龐大的化學材料實驗數據,這也是徐川聯合水木和南大兩所頂級高校的原因。

  如果可以,等以後模型初成後,再去找其他的頂尖大學借一下他們的化學實驗數據庫。

  包括普林斯頓那邊,能借的到的話再好不過了。

  此外,十個億的項目科研資金,還是第一批的,總不可能不用吧?

  雖然他上輩子沒怎麼在國內搞研究,但國內的科研經費下撥方式與使用過程他還是知道的。

  畢竟他大學和博士期間是跟隨著陳正平院士的,能經常接觸各種實驗,也曾負責主管過不少的項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內的科研經費有個比較奇怪,或者說很有意思的地方。

  受限於國內科研經費的支出制度,如果到項目結題的時候科研直徑還有剩餘,不但沒人表揚你,反而有可能會挨批。

  儘管通常項目經費沒花完是可以結題的,並不是一定要將經費花得一分不剩才能結題。

  畢竟項目經費完全花光花的恰到好處是很難的,一般都會有結餘或者不足。

  但如果你項目結題後,科研資金還剩餘比較多的話,比如比如你申請了一百萬的經費,結題後還剩餘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話,你退還回去八九成的概率會挨批。

  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國內的一些根深固蒂的思想。

  比如能花錢才能做事,不花錢肯定做不了啥事;什麼只要能出成果錢花的多都沒問題,沒人會說你浪費科研資金什麼的。

  另一方面,剩餘那麼多,說明你的經費預算控制不合理。

  如果你在項目完結後還有大量結餘沒有用完的話,負責審核的人會可能噴你為啥當初申請那麼多,自己就沒點規劃計算什麼的嗎?

  然後會在本本上給你記一筆,下次你再申請科研資金,說不定會給你打個折扣啥的,比如申請一百萬給你批八十萬什麼的。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當然,這些都是對於那些普通教授或者科研工作人員來說的。

  對於院士級別的巨老來說,如果有科研資金結餘什麼的,也沒人會說什麼的,反而會覺得你在替國家省錢。

  至於徐川自己,對於國家批下來的科研資金,他不會往自己兜裡搬,也沒啥扣扣摸摸節省的意思,只要對應的錢用在了該用的地方就可以了。

  無論是替國家培養人才,還是建立一個計算化學數學模型,這些都是必要的花費。

  ........

  在實驗室中忙碌的日子過得的很快,眨眼間,時間就到了農曆的十二月初,如果算陽曆,時間已經到了新一年2019年的1月。

  這天,徐川剛吃完早餐,準備更換實驗服進入實驗室時,一個電話打到了他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