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二百一十章:大會開幕

  黎曼無論就工作的數量、範圍、完整度還是職業生涯長度而言都遠遠比不上歐拉和高斯,卻極不相稱地擁有著接近於他們的地位。

  至於伽羅華則是更極端的例子。

  不到二十二歲的一生,正逢高斯籠罩數學界天空的年代,面對幾乎一切原創性想法都被高斯獨自壟斷的鐵幕,硬是靠純天賦“踏南天、碎凌霄,一去不回”,開闢了至今已須臾不可或缺的群論,照亮了抽象代數的新天地。

  這位偉大的數學家雖生涯僅治此一業,然接軌繼武於此併發揚光大者,後世不知凡幾。

  ......

  一路想著,徐川很快就來到了舉辦國際數學大會的會場外。

  雖然距離大會正式開幕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但此刻的會場已經熱鬧無比。

  形形色色的數學家在會場外尋找著自己熟悉的朋友,亦或者是希冀遇到的大牛。

  而會場內外,繁多的媒體正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準備進入會場,進行拍攝報道。

  徐川的到來,很快就在會場外引起了轟動。

  認出了他的人一蜂窩的圍了過來,特別是那些早已經到了,一直在會場外蹲人的天文學家和天文物理學家們。他們才是第一批認出徐川的人,相比較之下,數學界的學者反而反應要慢不少。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天文學界和天文物理界的人過來就是為了徐川的xu-weyl-Berry定理拓展應用報告的。

  而會場外吵鬧的情況讓原本正在進場的媒體也嗅到了不尋常的信號,顧不上進場,扛著攝像機就跑了過來。

  會場外,正在組織工作的大會人員看到這情況嚇了一跳,連忙呼叫人手幫忙,防止出現擁擠踩踏事故。

  被人群圍在中央,徐川也有些頭大,特別是那些天文學家和天文物理學家的狂熱,更是讓人頭疼。

  早知道就不答應國際數學聯盟的請求了,換個場地再單獨開場報告會都沒有這麼多人過來。

  今天趕過來的,也有不少都是抱著一起參與數學大會,漲漲見識的心態過來的。

  好在沒苦惱多久,聞訊趕來的工作人員就勸分開了人群,這才得以讓徐川解脫了出來,進入了會場中。

  ......

  進入會場,還沒等徐川坐下,就又有人過來了。

  這次過來的,是一位媒體記者,而且還是他熟悉的人。

  “您好,徐川教授。”面容嬌美的美女記者聲音如黃鸝般和徐川打著招呼。

  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人,徐川愣了一下,隨即笑著打了個招呼:“伱好,孫記者,好久不見。”

  眼前的人影,是去年在克拉福德獎頒獎典禮上採訪過他的Ctv記者的孫雨彤。

  聞言,孫雨彤也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沒想到您還記得我。”

  徐川笑了笑,道:“我想我記憶力應該還算可以。”

  孫雨彤笑了笑,接著道:“是這樣的,徐川教授,我們Ctv向國際數學聯盟申請了本次數學大會的直播授權,趁著現在大會還沒開始,想請您和國內的觀眾打個招呼,不知道您方不方便。”

  請求了一句,她迅速補充道:“當然,現在攝像機並未對準您,我們的談話也沒有錄進直播間,如果您不方便的話,我們可以取消掉這個流程,沒有任何問題。”

  聽到這話,徐川有些訝異,Ctv向imu申請了大會的直播權,這可是件稀奇的事情。

  不過他也知道是為啥,便點了點頭同意了這份請求。

  國內這次真的是在他身上下重注了。

  以往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可從來都沒有Ctv直播,哪怕是2002年在華國召開的那一場,也沒有面向全民直播過。

  當然,這也和那時候國內的互聯網還沒有完全普及有關係。

  但以國內的人數,加上Ctv媒體的特殊性,再加上官方的宣傳,開直播的話,少說五六百萬人是有的,多的話,上千萬的人也正常。

  這麼多人觀看,如果他沒能在這次大會上拿到菲爾茲獎,面子可就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