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 作品

第一百八十四章:攀登珠峰前的工具


  注意到德利涅投過來的目光,威騰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稿紙遞給了他,道:“對於這篇方法,我短時間無法做出太多的評價。”

  “儘管這篇方法是很熟悉的代數幾何與拓撲及流形,但裡面摻雜了大量的群論、度量空間.....等數學方法和概念,而這些領域並不在我的研究範圍之內。”

  “毫不誇張的說,短時間內我都不一定能弄懂這篇論文,畢竟在數學方面,我所掌握的知識基本都和物理相關,這篇論文方法中的很多數學都並不在我的研究範疇之內。”

  聞言,德利涅露出了一絲訝異的目光,作為第一個拿到菲爾茲獎的物理學家,威騰的數學能力是母庸置疑的。

  數學物理本來就是數學界的前沿和熱點領域,因為它為純數學提供了大量的新想法和新問題。在可見的未來,數學界還會有很多來自數學物理的貢獻。

  而威騰在理論物理和數學物理前沿領域耕耘近五十年的時間,在數學物理這一領域,如今的他不說穩居第一人的位置,也在前三。

  現在他竟然表示自己短時間內無法弄懂這篇論文方法,這如何能不讓人驚訝。

  帶著訝異和一絲疑惑,德利涅從威騰手中接過了稿紙,而威騰,則拿過了米爾扎哈尼教授留下來的手稿看了起來。

  夕陽照映的宿舍中,再一次安靜了下來,不過這次並未用多久的時間,半個小時的時間,德利涅和威騰就先後放下了手中稿件。

  “的確精妙,這裡面引入了多重分形、維數、群論、度量空間、黎曼曲面、射影簇......等概念,相當複雜,這些東西即便是我要理解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放下手中的原稿,德利涅教授讚歎道。

  現在他算是明白為什麼威騰會說自己短時間內根本就看不懂這篇論文方法了。

  別說是威騰了,就是他,要想弄懂這篇論文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半個小時,僅僅夠他將手中的稿紙粗略的過一遍的,而核心的東西幾乎全都沒有任何思索的時間。

  時間太短了,哪怕是他,也無法真正的弄懂這篇論文方法。

  但某種科研直覺告訴他,藉著這項工具,或許真的有希望解決霍奇猜想。

  想著,德利涅看了眼坐在另一邊忙碌著什麼的徐川,有些感慨。

  他這個弟子,如今的數學能力不說已經超越了他,但也絕對和他相差不遠了。

  更關鍵的是,他還年輕且天資卓越,不到二十歲的年齡,才堪堪進入一名學者或者科研人員的黃金時期。

  再給他一些時間,又能成長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比肩導師,亦或者更高?

  驀的,德利涅腦海中浮現了一些身影。

  他不知道自己腦海中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但他知道,這樣的人,歷史上每出現一個的時候,都能憑一己之力推動科學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發展。

  ….比如阿基米德、高斯、牛頓......

  ......

  德利涅和威騰離去,宿舍中獨留徐川一個人整理著手中的文稿資料。

  忽的,他懊惱的拍了下腦袋。

  他想起來了,剛剛光顧著他自己的事情,忘記問問威騰之前打電話找他有什麼事情了。

  從桌上摸起手機給威騰撥了過去,響了兩聲後,電話很快就接通了。

  “喂,徐川,有什麼事情嗎?”那頭,威騰詢問的聲音傳遞過來。

  “老師,您之前打電話找我有什麼事情嗎?剛剛忘記說了。”徐川詢問道。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那邊下半年的對撞實驗已經開始了,我這邊有一組實驗,問問你有沒有興趣參與進去。不過現在你手上有更重要的事情,還是算了,你先處理手中的論文吧。”

  聞言,徐川眼眸一亮,迅速問道:“那邊的實驗?是關於哪方面的?”

  對於上輩子的他而言,正式開始接觸高能物理是一八年以後,所以一六年和一七年的實驗對他來說是空白狀態的。

  如果有機會接觸,他自然不會放棄。

  當然,並不是什麼對撞實驗他都想參與進去的,畢竟LhC每年都會進行大量的對撞實驗,而很多的實驗都不是為了發現一些新東西,僅僅是對某些以前數據或者模型進行彌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