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IMO與IPHO

  因為這屬於數學中最難的一部分,湍流模型。

  湍流是數學中有名的混沌體系,為普通的湍流建立數學模型就已經很難了,更何況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內數千萬度高溫的等離子體。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找過其他的數學家合作,比如同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菲爾茲獎得主,查爾斯·路易斯·費曼(費弗曼教授)。

  但結果顯然並不是那麼的好。

  很多時候,他能提出一些在物理上可行的理論,但或許是費弗曼教授的物理能力不夠,有些理論或問題始終無法將其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

  畢竟能在數學物理這兩門上同時做到頂尖的幾乎聊聊無幾,他的導師愛德華·威滕應該算一個,畢竟這是史上第一個以物理學家的身份拿到了菲爾茲獎的。

  但很可惜,他的數學研究方向並不在湍流這一塊。

  徐川突然覺得,這輩子他的研究方向應該改變一下。

  上輩子主修物理,這輩子主修的科目或許應該換成數學。

  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這是毋庸置疑的。

  畢竟科學的性質是歸納與演繹,而數學就是歸納與演繹的工具。

  如果某種學科能稱為科學,那它一定是能夠運用數學表達出來的。

  只要你會運用數學來建立模型,進行歸納與演繹,那麼最終就一定能找到一定的內在規律供人類使用。

  它能成為所有自然學科的基礎,道理也就在此。

  如果這輩子主修數學,哪怕達不到上輩子在物理上的成就,以他的天賦來說,也絕對不會太差。

  當數學能力足夠的時候,或許能帶動重生前已經近乎停止的物理能力,再往前跨出一步。

  至於輔修,材料依舊是個不錯的選擇。

  哪怕上輩子他通過材料物理學和生物物理學研發出了超導材料、生物納米材料這類頂級材料,但相對比材料所能展現的未來來說,這僅僅是九牛一毛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