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張俊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第二代半固態發泡推進燃料

  在這艘海洋著陸平臺執行任務的時候,整個平臺之上是沒有人員存在的,一切靠平臺自身的智能控制系統自主進行控制。它會根據火箭著陸的位置進行預判並進行適應性的調整,也就是說在火箭芯一級降落的時候,它與著陸平臺實際上是聯動的,這樣一來,就能極大的提升降落著陸的成功。

  可即便是這樣,仍然沒有保證每一次降落著陸都是成功的。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學的,沒有誰能夠保證這樣的任務一定能夠成功。這其中上萬個環節,十幾萬個零部件其中一個出現問題,都將會導致整個火箭發射任務或者是回收著陸任務失敗。

  而現在,這艘海洋火箭著陸平臺已經完成了起航前的所有檢測環境,準備起錨駛離港口,開始前往預定海域。

  到達預定還與後,它一方面開始進行建木七號芯一級火箭著陸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將會進行各方面的測試。畢竟這也是這艘海洋火箭著陸平臺第一次執行著陸任務,所以提前多測試幾次,盡最大的努力確保萬無一失。

  於此同時呢,建木七號火箭託舉著智能化月球月面巡視探測車組合體在眾人的簇擁下,開始慢慢的向發射塔架轉移。

  整個轉移過程非常的緩慢,這應該來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垂直轉運裝置,而下面的鐵路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鐵路。

  慢慢的,在經過了好幾個小時的垂直轉運,建木七號火箭終於是轉運到了發射塔架前,隨即發射塔架已經張開的巨大構件開始將火箭重新包裹在裡面。

  這是發射前的最後準備階段,發射場和火箭研製單位以及載荷研製單位要利用這最後的時間,開始對發射系統,火箭系統,以及載荷系統和載荷火箭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檢測驗證,確保萬無一失。

  在所有的檢測都完成,確保萬無一失後,接下來就將開始為火箭加註燃料了。建木七號火箭所採用的仍然是吳浩他們所研製的半固態發泡推進燃料,不過相比於最初的一代推薦燃料,第二代半固態發泡推進燃料性能更高,說白了就是能量密度更高,所產生的推力也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