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翎 作品

第175章 得力助手

  李雲霞見方茹燕皺眉不語,想了想,又從反面解釋,“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缺失愛育,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經濟利益,把錢看得越來越重,為了追名逐利甚至不擇手段,甚至完全沒有道德底線。”

  “隨著手機和電子產品的普及,大人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冷漠,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認知。特別是現在許多孩子本來就是獨生子,他們在學校裡大多時間用來上課、做題。高強度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沒有時間交朋友,同學互相缺少溝通和合作,大多孩子心理和情感上變得孤僻、自私,這樣的孩子即使成績再好,也有人格缺陷。如果大人和孩子都成了冷血動物,再高的分數都是冷笑話。”

  方茹燕若有所思地看著激動的李雲霞,“李校長,我很敬佩你,你確實找到當前教育最大的弊端,確實是缺失情感教育,也就是你說的愛的教育。”

  李雲霞深受鼓舞和感動,其實她剛才說的這些,還是沒精準地表述她心中所想。

  愛育是她自創的教育理念,但其實早就存在,只是此前沒人注意和總結。

  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在強調素質教育,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後來學生們在校期間不用勞動了,只剩德智體美了,但實際上,大多學校都在全力以赴追求“智”育,把“德、體、美”育都拋到一邊去了。

  因為只有“智”育可以通過分數體現,看得見摸得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變成了“辦考高分的教育”。

  教育正悄然變得越來越功利化,教師、學生,甚至是家長都逐漸變成了“高分”的奴隸。

  教師朝五晚十的備課、上課、批作業;學生比老師還累,一天下來,在教室裡坐超過十三個小時,晚上還要接著寫作業;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績更好,拼命賺錢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恨不得直接把幼兒園的孩子變成神童送上哈佛去……

  孩子們這麼累,考得好,家長噓寒問暖有求必應;考不好,家長勃然大怒焦頭爛額。

  沒人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沒人傾聽他們的渴望,他們想要家庭的溫暖、父母的理解、學習的減壓、同學的友愛,他們想在天真貪玩的年齡做遊戲,充滿好奇地想了解世界的精彩……

  可他們什麼也不能做,只能坐在教室裡和那些抽象的知識殊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