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25 章 救了又沒救

家僕的神情十分興奮。

張良道:“朱襄公只是因為我是公子非的弟子,而視我當做子侄。他贈送我衣物,也只是當我是尋常子侄,將家人衣物暫時給我急用,並未想這麼多。”

家僕不信:“這是太子親用的衣物!”

張良淡然道:“他是朱襄公。”

家僕猶豫了一下,有點被張良說服了:“朱襄公或許真的不在乎?但那可是太子啊。哪有人真的將太子用過的東西當做尋常物品處置?”

張良道:“朱襄公沒有將太子的物品當做尋常,他只贈予能住進他家中的親近晚輩。”

這範圍,其實比“太子之物”贈送的範圍更狹窄。

能被朱襄公認可為晚輩,還能住進朱襄公家裡的人,肯定不會少御賜之物的賞賜。而朱襄公以長輩贈予的物品,比起那些“秦王”“太子”“長平君”或是“吳郡夫人”身份象徵的物品,更稀有。

所以張良心裡也很激動。

明明四年沒見,四年前自己給朱襄公的印象可能還不是很好,現在自己還是拋棄韓國而來。

朱襄公對待自己仍舊和藹可親,十分體貼。連那個孤傲的秦太子政也沒有露出對自己的輕視。

張良攥緊了朱襄贈予的衣物,心情又是感動,又是……愧疚、鬱悶、難過、自我厭惡,十分複雜。

張良突然不想說話了。

小院除了張良和家僕住的房間,還有小廚房和一個較為寬敞的書房。

書房的窗戶推開,就能看到一叢菊花和開闊的天空。

張良帶了許多禮物賄賂楚臣和楚王,還帶了一些精挑細選的禮物贈送給老師、朱襄公和太子政。自己的物品不多。

除了幾套拜見公卿貴族的衣物,他帶得最多的就是竹簡木牘。

那些衣物不太適合日常穿著,且對於南秦的氣候而言太厚重。朱襄猜到張良不清楚南秦氣溫,才會體貼地為張良準備了更換的衣物。

韓國雖有紙張傳入,但沒有自己的造紙作坊,且韓國公卿認為竹簡木牘更適合貴族,所以他們的書寫載體仍舊以竹簡木牘為主。

七國中除了秦國大舉推廣紙張,只有朱襄公出身的趙國和水草繁盛的楚國建造了官方的造紙工坊。

楚國的造紙工坊是春申君當令尹的時候,悄悄從趙國挖來工匠籌辦的。

張良出使楚國的時候,未見楚國公卿用紙。他想,造紙工坊這新來的事物,大概在春申君失勢時就解散了吧。

“公子,床已經鋪好了。”家僕道。

張良揉了揉有些酸的手腕,心想,還是紙做的書更好。

……

張良本以為他來到一個新環境會睡不著,何況他心情如此複雜。

但他一沾軟綿綿的棉花枕頭就睡著了,還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當他起床時,居然都該吃午膳了。

張良十分尷尬,連忙向今日沒有出去巡視,正在押著弟弟做數學卷子的嬴小政道歉。

小成蟜抬起頭,疑惑道:“你在路上顛簸一個多月,好不容易能睡個安穩覺,多睡一會兒怎麼了?為什麼要道歉……哎喲。”

“做你的題,別那麼多為什麼。”嬴小政用手中捲起的書輕輕敲了小成蟜的腦袋一下。

“好吧,做題,做題。”小成蟜嘟著嘴嘀咕,“我討厭數學。”

他愁眉苦臉咬牙切齒繼續和數學題搏鬥。

滿分一百分。如果他能得八十分,就能得到舅父特製炸雞塊獎勵。

大兄都沒有!

為了炸雞塊,拼了!

嬴小政對張良道:“韓非已經到了,他得知韓國要滅亡了,哭得涕泗橫流稀里嘩啦,等他收拾好之後才會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