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201、兩楚救民事(二更合一,267w營養液...)

  不過項燕仍舊緊緊攥著兵權,項家的精兵仍舊是楚國最強的一支,即便是楚王也不敢奪。

  春申君為支持楚王,改封地為郡縣,只管理行政和財務大權,交出了自己的兵權。

  楚王不願意動兵幫助收割,春申君只能來求項燕。

  但即使春申君承諾將封地割據一部分給項燕,項燕還是拒絕了。

  春申君以袖掩面,哭著上了馬車。

  項燕送春申君車駕離開,表情有些難堪。

  項燕身邊的族人都面露不滿,說春申君怎麼學了庶民朱襄那點見不得檯面的仁慈,居然讓士人下田幫農人收割,簡直丟盡了封君的臉。

  但項燕的心卻動搖了。

  他想起了在戰車上東倒西歪,狼狽不堪的長平君。

  世人都稱讚長平君,連廣陵城的楚人都願意為長平君赴死。他真的能否認長平君那些絲毫沒有貴族體面的行為嗎?

  項燕靜坐一夜,第二日點了三百奴僕借與春申君。

  只是奴僕,不算丟了貴族的身份。項燕想。

  春申君駕車在陳都哭著"乞討"了好幾日,眼睛腫得都睜不開了。

  礙於春申君臉面,這家借一百奴僕,那家借兩百家丁,太子啟還向楚王求了一千奴隸。春申君湊了五千人,終於能成行了。

  太子啟送春申君離開時,遞給春申君一塊令牌,道:"憑藉此令牌,春申君可在楚國任意郡縣糧倉獲得糧草補給。珍重!"

  春申君知道太子啟為在楚王面前求得這塊令牌,在宮門前跪了一天一夜,跪得暈厥過去。

  他有一種吾道不孤的暢快。

  "交給微臣。"春申君拱手躬身,"太子珍重。"

  春申君領著雜牌軍離開,去幫楚人搶收稻穀。

  雖然已經晚了幾日,許多稻穀可能都已經生芽,但只要去做,亡羊補牢,總比袖手旁觀好。

  楚國的饑荒在春申君的奔走下暫時壓制,又暫時歸於平和。

  南楚國繼續混亂,但貴族卻過得更好了,得到了許多土地和奴僕,充實了軍隊和家丁。

  雖然有大批楚人流離失所,但這些楚人都湧向了廣陵城,沒有給南楚國君臣造成太大麻煩。

  麻煩都被自詡仁德的朱襄公吃了。

  這讓南楚國君臣在大敗之後,終於找回了一點場子。

  朱襄忙著安排流民墾荒時,得知了春申君的事,立刻派人將搶收經驗和能用上的新農具圖紙,快馬加鞭送給春申君。

  "朱襄公,你將扇車等新農具圖紙寫信交予春申君,會不會有人抨擊朱襄公私通楚國?"李斯十分擔心。

  韓非說得更直白:"朱襄公,增強楚國實力,對秦國無好處。"

  朱襄搖頭:"我已經派人給秦王寫信,秦王會同意。春申君此次幫助楚人搶收稻穀,做得越好,他就越危險。我助他成功,不僅救了無辜楚人,也......"

  朱襄停頓了一會兒,嘆氣道:"他包攬此事,恐怕心中也知道結果。待春申君被楚王責備,他現在對楚人的仁慈,都會變成插往楚人心口的刀。"

  政治小白韓非和李斯十分疑惑,異口同聲問道:"為何?"

  朱襄道:"因為公子啟。公子啟太優秀了,與春申君配合默契。楚王在憂患中,會欣喜自己已經成年的兒子回到身邊。但現在楚國危機解除,楚王看這個過於優秀的成年太子,心裡恐怕滋味不好受。原本只能依靠楚王的春申君,居然得到了太子的看重。這在楚王眼中,可能會認為春申君背叛了他。"

  朱襄嘆了一口氣,繼續道:"春申君清楚這一點,所以在項燕嶄露頭角的時候,他故意低調,並且交出了兵權,竭力降低存在感,以求保全自身。"

  李斯的腦海中破開了一丁點的迷霧:"現在春申君為又將陷入饑荒的楚人挺身而出,他做得越好,獲得的聲望越大,楚王心裡就越不能容他?"

  韓非皺眉:"楚太子難道不知道楚王心結?他為何要摻和進來?"

  朱襄再次嘆了口氣,道:"據呂不韋留下的暗線信中所說,楚太子為保全春申君,本已經故意不與春申君結交。但搶收和賑濟楚人之事,楚王不鬆口,春申君不能成行。春申君迎回楚太子,原本站在他這邊的楚後深深厭惡他。能為春申君在宮裡說得上話的人,只有楚太子。"

  春申君知道此行危險,仍舊去做了;太子啟知道此舉會讓春申君陷入危險,仍舊幫助春申君。

  若太子啟成為楚王,說不定他與春申君真的能共譜一場明君賢臣的魚水情,令楚國煥發第二春。

  如果沒有秦國在的話。

  李斯和韓非不由有些敬佩楚太子和春申君了。

  即使兩人是秦國的敵人,但敵人也可以值得尊敬。

  朱襄則有些疑惑,歷史中的春申君似乎更執著於自己和家族的富貴,與現在的春申君判若兩人。

  但朱襄轉念一想,春申君流傳後世的最大成就,是在戰亂中也興修水利,治理洪澇,鼓勵開墾,進行了江東早期的開發。這也是"申城"一詞的由來。

  春秋戰國時代封君無數,會治理開發自己封地的封君寥寥無幾,這說明春申君比其他封君的視線略低一些,能看得見黎民。

  哪怕只看得到一點,那也是看見了,比睜眼瞎好。

  春申君本就有這樣的潛質。

  他現在看得見更多的黎民蒼生,是因為自己嗎?朱襄看著好感度列表,春申君頭像後面緩慢上漲的紅心。

  明明他與春申君互為敵人,都設計過對方的命,這好感度都快兩顆心,要趕上信陵君了。

  朱襄苦笑不已。

  他生出偽善的希望,希望春申君被楚王厭棄後,只是辭官歸隱,不會傷了性命。

  春申君在他前世的歷史中死於陰謀詭計。這一世的春申君,若能得個善終就好了。

  雖然朱襄知道希望渺茫。

  朱襄只略微感慨了幾聲,就將此事放過。

  他太忙了。

  南楚國大量流民湧入廣陵城,南楚國不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直接和活不下去的流民說,去廣陵城,找朱襄公。好像朱襄公是南楚的朱襄公似的,頗為無恥。

  朱襄對流民到來很歡迎。

  廣陵豐收時,南秦三郡也豐收了。現在南秦糧倉中堆滿了糧食,開始加蓋新的糧倉。

  南秦溼熱,糧食容易腐爛。用陳糧賑濟流民,以工代賑,令流民墾荒和修築水利,正好合適。

  項燕屠了長江北岸,因廣陵城這顆釘子沒有被拔出,變成了對秦國有利。

  若秦國要橫渡長江天塹,重建長江北岸碼頭城池很難。但以廣陵城為基本點,讓大量流民往西開墾、修路,逐步建設長江北岸,就容易許多。

  再者,王翦雖說是鎮守義陽三關,實際上也是在長江北岸。

  世人見王翦以騎兵一戰成名,卻忽視了王翦曾是李牧副將,隨李牧率領舟師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