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冰涼冬雪花



 趙豹板著臉道:“我只相信我耳朵聽到的事實。”


 虞信道:“平陽君,我知你懼怕秦國。在趙軍與秦軍對戰時,你只知道一味求和,降低趙軍士氣。但朱襄只是秦國質子的外戚而已,你倒也不必如此懼怕。”


 趙豹冷笑:“這話我還給虞卿。朱襄只是被秦人丟棄的年幼質子的外戚,虞卿倒也不必把對秦王的仇恨,發洩到無辜人身上。”


 虞信憤怒道:“我對朱襄絕無遷怒!我可以指天發誓。你敢指天發誓為朱襄說話,不是因為懼怕秦國?”


 趙豹繼續冷笑:“我現在就敢發誓!”


 趙勝不敢置信地看著趙豹。


 平陽君趙豹一向明哲保身,就算會偶爾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意見,但從不和人爭論。他一直隱藏在自己的身後,趙勝從未見過趙豹在朝堂上咄咄逼人的模樣。


 趙王也被平陽君嚇住了。


 他這個叔叔唯唯諾諾,膽略、氣度和才華遠不如另一個叔叔平原君。今日怎麼與人吵起來了?


 趙勝深呼吸了一口氣,放下心中明哲保身的念頭,也道:“現在各國國君都對朱襄贊賞有加,信陵君和春申君已經派人來邯鄲重金求才。君上,若放棄這樣的大才,恐遭人嘲笑。”


 趙王再次猶豫。


 他雖然很不喜朱襄,一想到朱襄心裡就沒有理由地膈應,但兩個叔叔的話,他還是能聽進去。


 另一個趙國宗室趙郝上前道:“君上,朱襄有殺害趙括的嫌疑,若不查清此事就重用他,恐怕會引得趙國士人離心啊!”


 趙王猶豫不決:“這倒也是……唉,寡人該如何是好。”


 見趙王猶豫,兩派臣子爭論不休。


 “絕不能重用朱襄!”


 “若不重用朱襄,難道讓他國重用朱襄?”


 “朱襄真的可能是秦國奸細啊!”


 “秦國用十幾萬趙國降卒為朱襄當趙國奸細鋪路,也太捨得了,你想想,可能嗎!”


 “秦國本來就不敢殺主動投降的趙國降卒,朱襄前去長平遊說,不過是順著馬行走的方向拉動韁繩,難道能說朱襄是能拖動馬的大力士嗎!此事根本不能顯示出他的才華,君上應該多考察!”


 “朱襄在去長平之前就已經揚名,他與邯鄲眾名士的論戰,你難道忘記了嗎?”……


 眾人爭吵不休,吵得趙王耳邊都出現了嗡嗡的幻聽。


 他一會兒覺得那個說得對,一會兒又覺得這個說得有道理。


 朱襄確實有才華,應該被重用;但這麼多人相信朱襄殺了趙括,厭惡朱襄,他若重用朱襄,又確實會讓這些人離心。


 趙王不斷嘆氣,遊移不定,頭都疼起來了。


 他按著額角,擺擺手:“今日暫且退下,讓寡人再想一想。”


 眾人不忿,但趙王已經下令,他們只能離開。


 眾人離開後,煩惱的趙王獨自坐著唉聲嘆氣。


 為趙王添水的近侍也是趙王的寵臣,但因為沒多少才華,只靠著奉承和伺候趙王而得寵,官位不高,剛才的朝議中,他只能旁聽,沒機會說話。


 現在其他人已經離開,他才開口:“君上,這有何難?”


 趙王放下扶額的手:“你有何計謀解決寡人煩惱?”


 近侍道:“算不上什麼計謀。只是平原君和平陽君親自走訪了從長平歸來的將領,皆說趙將軍之死與朱襄無關,或許就真的與朱襄無關。君上的叔父,怎麼會害君上?”


 趙王嘆氣,被說服了。他冷靜下來,擯棄對朱襄的偏見,兩位叔父的話確實更有道理。


 見趙王神情動搖,近侍繼續道:“厭惡朱襄的人,只是因為朱襄是秦國外戚,因厭惡秦國而厭惡朱襄。但虞卿雖厭惡秦國,卻也秉性正直。如果虞卿查得真相,定會同意君上重用朱襄。”


 趙王繼續嘆氣:“可怎麼讓虞卿查得真相?他似乎心中已經為朱襄定罪了。”


 近侍道:“君上為何不命令虞卿查清真相?有人告朱襄殺害趙將軍,按照趙國的法令,朱襄只是平民,他若殺害馬服子,理應入獄接受審訊。先讓其入獄,查清真相後再接他出來,這樣不僅虞卿等人不會再阻止君上重用朱襄,也能為朱襄洗清汙名。”


 趙王眼睛一亮:“對!待朱襄汙名洗清,寡人親往牢獄向朱襄道歉,拜朱襄為下卿!”


 趙王從坐墊上爬起來,在房內走來走去,越想越覺得應該這麼做。


 雖然朱襄立下功勞,但別人狀告朱襄殺害馬服子,他仍舊將朱襄下獄,這表明他賞罰分明!


 讓不願讓自己中重用朱襄的虞信和樓昌,與支持朱襄的平原君、平陽君一同查朱襄殺害馬服子的事,既能打消虞信和樓昌對朱襄的偏見,又能洗清朱襄的汙名,他就能光明正大地重用朱襄!


 士人名聲極其重要,自己此舉是為了幫朱襄洗脫汙名,之後還親往牢獄迎接朱襄,朱襄定會對寡人十分感激,就算之前有一些小心思,之後也一定會為寡人肝腦塗地!


 趙王越想越美,還有些得意。


 群臣吵了許久都沒有超出結果的難題,寡人居然稍稍一思考,就想出了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寡人果然是明君!


 因為太得意,趙王沒有再召見詢問群臣,直接下令讓朱襄入獄,讓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虞信和樓昌共同徹查朱襄是否殺害趙括。


 趙王厚賞近侍,得了兩份厚財的近侍得意極了,立刻將此事告知送他錢財的大好人,告訴他事情已經辦妥。


 大好人立刻又奉上大筆錢財和無數誇讚的話語,把近侍樂得找不著北。


 ……


 邯鄲謠言漸漸平息後,朱襄心情更加平靜。


 今年十一月天氣還挺暖和,進入十二月之後,氣溫又不知道為何突然降低,許多農人沒經歷過這樣的寒冬,心裡很是沒底。


 朱襄得知此事後,心裡有些焦急。謠言終於平息,朱襄立刻按捺不住,騎著趙王賞賜的高頭大馬,載著嘴裡不斷念著“架架架”,小短腿還一甩一甩的政兒,去巡視田地,安撫慌亂的農人。


 “朱襄公,今年冬天怎麼這麼冷?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冷的冬天。”


 “確實。不過不用擔心,冬小麥能在更北邊的地方生長,這點溫度不算什麼,按照以往的方法繼續伺候麥苗就成。”


 “朱襄公,澆了水後結冰了怎麼辦?”


 “如果澆的水結冰,就把土壓實。遇到結冰的裂縫要立刻澆水,不要讓地面裂開。等把土壓實後,在壓實的土上面撒化凍的土,上松下實。再用碾子把麥苗壓平……”


 “啊,壓平?麥苗不會死嗎?”


 “不會,麥子剛出苗,冬天壓苗防凍,春天麥苗拔節後會自己立起來。”


 “朱襄公,我好擔心麥苗會被凍死。若是麥苗凍死了怎麼辦,嗚嗚嗚……”


 “別哭別哭,冷一點才更好,可以把地裡的害蟲凍死。我看這天陰沉沉的,可能今年會下雪。若下雪了,雪給麥苗蓋上一層厚厚的被子,既能保暖,等春季化凍還能緩解春旱,說不定比往年收成還好。”


 圍著朱襄的農人們笑了。


 一個老農一邊幫朱襄拴在一旁的馬刷毛,一邊笑道:“我好多年沒見到雪了,現在的年輕人恐怕都不知道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