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 作品

第709章 大勢,瓜熟蒂落

  狄閣老一怔,嘆息道:“不錯不錯,果然世上就沒有天衣無縫之法。”

  唐治道:“雖然沒有天衣無縫的辦法。不過,朕會加強舞弊的懲罰,現在……太輕了。加重懲罰,同時,在六年之後,主科已經不再是道德文章這一樣,它的分數只佔總分數的幾分之一,便是有人能用這種方法作弊,如果其他各科太差,這科全是上佳的滿分,又有何用?如果,此人就是文章不好,其他學識極好,那麼,便是在文章上作了點弊,朕也不是不能接受。”

  樓士德捧著新擬定的科舉革新策略,反反覆覆看了幾遍,雙眉微蹙,臉色凝重。

  唐治道:“樓公以為如何?”

  樓士德出身寒門,應該是更擁護這個政策才對。

  但他臉色凝重,似乎疑慮,所以唐治特意問了一句。

  樓士德道:“陛下這新政,是利國利民之善政。但,科舉之制從出現到陛下這裡,已歷經五代百年,方有今日局面。緣何?阻力太大。

  科舉,就是改變士族一家獨大之局面,但,正如攻城,圍三闕一,始終給士族留了一條出路,才沒有逼得他們瘋狂反抗。”

  樓士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指了指唐治的新政,道:“增加科舉科目,加重作弊懲罰,採取保舉連坐,實行糊名和謄錄。

  還有出題官與閱卷官分離。出題官由皇帝指定,一經指定,立即鎖院隔離,受命出題後,科考結束前不許擅離一步。閱卷官舞弊則斬,而且每一張考卷,都要兩位考官雙重評定……”

  唐治道:“這樣不好麼?這才能以最大的公平,保障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論權貴、寒門、平民,任何階層,都能相對公平地參與到科舉考試中來。”

  樓士德苦笑道:“老臣自然是非常贊同的。可這樣一來,士族就只能與寒門、庶族公平競爭了。臣擔心,會有人心懷不滿,趁機興風作浪。”

  唐治微笑道:“朕知道。朕不但知道,而且朕還料定,本來會從新政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很多寒門、庶族的讀書人,會被他們蠱惑的,成為激烈反對新政的急先鋒。”

  本就出身寒門的樓士德深表贊同:“是的,他們可以說,增加雜科,對士族有利。因為士族有人有錢,而寒門士子只是讀聖賢文章都花銷不起了,哪有能力學習這麼多知識。

  他們還可以說,糊名謄錄,考官拿到的卷子都不是你本人所寫了,有權有勢的人家,有的是辦法從中舞弊,苦的只有窮苦讀書人……”

  唐治轉向狄閣老,道:“狄公以為如何?”

  狄閣老道:“四代帝王,將科舉之制從無到有,一力推行,如今到了陛下手中,是該更進一步的時候了。”

  樓士德憂心忡忡地道:“如果有心人鼓動天下讀書人,明年改元的恩科,紛紛罷考,陛下如何收場?”

  唐治道:“所以,朕打算在改元之前,再下一次江南。江南,是如今最大的生源所在,只要穩住了江南,誰還會罷考?憑白把機會,讓給本來就佔有優勢的江南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