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3章 北海如象

 杜家在昇平坊,屬東,歸萬年縣管轄。

 昇平坊是唐坊標準的“四門十六區”佈局,四個坊門說是“門”,實則門上方還有樓閣,武候可於樓閣中放哨。

 走到坊西門處,杜五郎很是緊張,低著頭,走得同手同腳。

 “別怕。”薛白低聲道:“我們還不是逃犯,官差認不出我們。”

 “哦。”

 “頭抬起來。”

 好不容易出了昇平坊,薛白放緩了腳步,環顧了四周,沒有看到任何熟悉的風景。

 青嵐發現他對宅門外非常陌生,便給他指點了方向。

 “我們得往西走三個坊才到朱雀大街,穿過朱雀大街後還要往西南走五個坊才到敦義坊,並不近……”

 薛白前兩日已打聽了杜宅是處於樂遊原一帶,此時聽青嵐一說,終於清晰了些。

 此處大概是後世的西影路與曲江路交界附近,要走到長安中路才算到了朱雀大街,這還只是一小半的路途。

 整段路相當於從青龍寺走到西安美院,著實遠。

 “有馬車嗎?”

 “得尋車伕,還要套車,來不及了。”

 “馬上要宵禁了。”

 “用跑的。”

 三人體力都不算好,跑了半個時辰之後,都是氣喘吁吁。

 “我……我……我不行了……”

 杜五郎終於停下歇了會,撐著膝蓋,幾乎要站不起來。

 “真的,沒力氣了。”

 落日最後的餘暉退去,長安城宏偉的輪廓越來越暗。

 “咚。”

 太陽剛落山,城中便響起了暮鼓聲。

 六百聲暮鼓之後,若還在街上,那便是犯夜了,要被捉去笞打。

 青嵐鼓勵道:“馬上就要到了。”

 “走。”

 薛白眉頭緊鎖,與青嵐一起拉起杜五郎,在鼓聲的催促下跑進了長安夜色中。

 “咚。”

 “咚。”

 “漏盡!閉門!”

 隨著最後一聲閉門鼓聲響過,敦義坊的坊門緩緩關閉。

 長安宵禁開始,將持續到次日五更。

 鼓絕人散,九衢唯月。

 ……

 有三個身影氣喘吁吁地站在了坊中一個宅子前。

 柳宅只是一個兩進院落的普通民宅,看著略有些寒酸,與柳勣那一身錦裘並不匹配。

 “沒有官差?”薛白警惕地環顧周圍,目露疑惑。

 “我們,跑得快。”青嵐還沒順過氣,道:“而且,這裡是長安縣管轄,他們調人,慢了嗎?”

 他們叩響了門環,很快門內響起女子的聲音。

 “誰呀?”

 “流觴。是我,青嵐,五郎也來了。”

 很快,“吱呀”的聲響中,有個瘦小的婢女打開了門。

 “五郎怎此時過來?這是……跑來的嗎?”

 “進去再說,可有官差來過?”

 “官差?沒有。”

 薛白有些驚訝,自語道:“官差竟沒來過?”

 ~~

 杜家長女名叫杜媗,人稱杜大娘子。

 她聽到動靜,親自端著火燭趕到前廳,見是杜五郎帶人來,連忙問究竟。

 這姐弟二人,弟弟其貌不揚,姐姐卻十分美貌。

 薛白初見有些訝異,轉念一想明白過來,杜五郎是繼室所生,容貌更像盧豐娘,而杜家的前幾個兒女則是杜有鄰原配所生。

 想必杜二娘子也是相貌秀麗,故能嫁入東宮。

 此時杜媗聽說了父親被捉之事,花容失色。

 薛白則於燭光中仔細觀察了她一眼,留意到她的裝扮與當世的華麗之風不同,穿戴頗儉樸,素面朝天。

 另外,她眼眶發紅,應該是哭過。

 待她稍平息了些,薛白問道:“柳郎婿不在家中嗎?”

 “郎君他……不在。”

 “他中午可有回來過?”

 “嗯。”杜媗抹淚應了。

 “可說了杜家要求他和離之事?”

 杜媗本不欲與外人說這些事,加上不熟悉薛白、不知他為何小小年紀如此氣勢逼人,但眼下情況緊急,她還是點了點頭,同時思忖著整件事的後果。

 事發突然,誰都沒反應過來。

 薛白又問道:“他是如何說的?”

 杜媗猶豫片刻,方才啟唇應道:“他說‘只要我們夫妻情堅,依唐律,不論是官府還是丈人都不能拆散我們’,讓妾身務必堅如磐石。”

 “你怎麼回答?”

 杜媗被問得感到不舒服,側過頭,低聲應道:“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然後呢?”

 “郎君說‘那就好’,便往書房去了,沒待多久,匆匆離開,至此時猶未歸來……唉。”

 一聲不自覺的輕嘆,杜媗已猜到了事情的輪廓。

 “他沒說去哪?”

 “妾身問過郎君,說是去尋友人幫忙。”

 “我可否去書房看看?”

 “郎君書房尋常是不讓人進的,但既然是……”杜媗知形勢緊急,站起身來道:“這邊請。”

 柳宅前廳乾淨整潔,沒有什麼擺件,書房中卻掛了非常多的書畫。

 一推門,入目便是掛在牆上的一幅書畫,錄的是首詩。

 薛白上前,湊近了一瞧,微弱的燭光中勉強看清了末句。

 “不拘貧與富,但願一相知。”

 書法極好,行雲流水,哪怕是外行也能一眼看出這是名家手筆。

 “此為李北海手書。”杜媗上前道:“郎君曾以金器贈他,他則以書畫、名馬回贈郎君。”

 “李北海?”杜五郎驚呼道:“‘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李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