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三七九章 朱元璋:衍聖公?作死小能手?世修降表?咱看沒有必要存在了!

無數百姓生死。

大明腐朽,被大清取代是理所應當。

列舉了大明的二十宗罪,把大明一陣兒駁斥,說的一文不值,

在這其中,還專門說了如今朱慈烺等人,正在推行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以及火耗歸公這三策。

說這是害民之策,朱慈烺為殘民之賊。

又以子不語怪力亂神為基礎,狠狠的駁斥最近各種流傳的,太祖高皇帝,帶著藍玉以及懿文太子朱標等人顯靈,要守衛大明河山的傳言……

同時,還列出了大清的二十條優點。

從各方面來論證,大清取代大明入主中原到必然性和正義性,與正統性。

以及後面一定能成功之類的。

也真難為孔胤植了。

居然能夠硬生生的想出二十條,大清的優點。

這隻能說一句,不愧是衍聖公,能力就是不一樣。

居然能從屎裡淘金。

關鍵是還能淘出這麼多來,這能力當真是絕了!

在論述了這些之後,就號召江南眾多士紳文人,都要遵奉大清這個正統。

不給殘暴不仁的偽明效力。

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不和偽明妥協。

反抗偽明的暴政,為大清出力。

還說大清今後,絕對不會虧待他們這些忠臣義士云云……

這樣的一篇文章,看的這個同為孔家之人的人,都忍不住目瞪口呆起來。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衍聖公在遞了降表之後,居然又玩了一個這麼大的!

作為孔家之人,他其實還挺聰明的。

對於如今的江南那邊,正在推行的三策,也同樣瞭解。

站在他的立場上來看,朱慈烺所做的這等事兒,那自然是不行的。

就應該對其進行各種的抨擊,不讓他施行下去。

但是平心而論,若是朱慈烺真的能夠將這三策給推行下去,在大明各處進行實施。

那穩住局面之後,大明必然脫胎換骨。

這確實是好政策。

但站在他的立場之上,他也不喜大明所推行的這三策。

畢竟他們孔家,可是超級大地主。

曲阜諸多地方,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他們的私產。

那等三策推行下去,若是波及到他們這邊,那他們這裡也必然會大出血。

但是不滿歸不滿,可卻也絕對沒有想過,要在這樣的關頭,利用至聖先師之名,在這裡各種的去吹捧韃子,抨擊大明。

並號召人反抗大明,擁立大清。

在此之前,衍聖公這邊忙著給韃子那裡遞降表,並且下令很強勢的讓孔家的所有男丁都剃髮易服。

這些他還能夠理解,知道這是衍聖公以大局為重。

不願意丟了孔家榮華富貴,被入關的韃子給砍殺了。

是為了守住基業。

可是現在,又做出的這篇文章,就令他不能理解了。

他們遞了降表,就已經足夠了,依照他們孔家的身份地位,接下來必然能夠過得很滋潤。

哪怕對方是韃子,也一樣不敢拿他們真怎麼樣。

之前的那獻上降表,其實就已經夠丟人了。

但那是為了生存,為了保住榮華富貴,倒也可以做上一做。

可是現在,衍聖公做的這篇文章,就完全沒必要了。

反正只要獻上降表,他們孔家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超然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非得又搞出這麼一出來?

這等篇文章一旦弄出去之後,必然會為孔家招致諸多非議。

會有很多人暗中辱罵嘲笑他們。

更重要的一點,是將徹底的自絕於大明!

如果不弄這一篇文章的話,他們雖然之前向闖賊、向大清遞交了降表。

但是那屬於常規操作。

今後大明萬一真的再起來了,也有一些說辭。

可以說他們是被迫從賊,是忍辱負重,是身在韃子,心在大明。

很多事情都是被迫做出來的。

可是現在,衍聖公的這篇文章寫出來,今後再拿出去傳閱發行天下,可就是真的徹底的斷絕了所有的後路!

衍聖公這邊把他們孔家,都徹底的和韃子綁帶了一起了!

今後韃子若真的能夠取得天下,平了大明一切都還好說。

可若是大明立住腳步,今後再返功回來,他們孔家的所面臨的局面,可就特別的尷尬了。

“衍聖公,這……這有些不太好吧?

大明若是能夠若是今後再攻打回來,那……咱們孔家又該如何自處?”

這位孔家之人,猶豫了一會兒後,終究還是望著孔胤植說出了這樣的話來。

道出了他心中的擔憂。

孔胤植聽了這人的話後,不由的笑了笑。

沒有看他,還在欣賞著他所寫的這篇佳作。

淡淡開口道:“大明再重新打回來?不可能的!

如今的大清宛若初生的朝陽,光芒萬丈!

而大明早就已經垂垂老矣,腐朽至極!

哪裡還能再打回來?

只要一走,就回不來了。

就像那宋朝南遷之後,又何嘗北還?

大明現在也一樣如此。

只要一走,就絕無可能再回來。

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只有被大清給消滅。

李自成都不是大清的對手,更不要說張獻忠這等流寇,以及殘存的大明瞭。

此等時刻我們孔家怕什麼?

既然能夠明確的看到結局,知道誰將會取勝。

那為什麼不徹底的站在勝利者這邊?

現在做這些事兒,那就是雪中送炭。

今後真等到大清把這殘存的諸多勢力,清掃乾淨。

我們這邊再做出什麼事情來,那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錦上添花,永遠都比不過雪中送炭。

這個道理淺顯易懂,但很多人卻往往鬧不明白。

身為衍聖公,必須要為我孔家負責。”

他在說這話時,還升起了深深的自我感動。

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為了孔家的榮耀,做出了諸多的犧牲和忍辱負重。

並覺得今後的諸多孔家之人,都將會感謝他。

伺候他書寫的這個孔家人,是孔胤植的心腹。

因此二人之間的對話,倒是少了很多的彎彎繞。

“衍聖公,這……這我怎麼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絕對呢?

若是在以往,大明被大清所取代,沒有任何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