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三七九章 朱元璋:衍聖公?作死小能手?世修降表?咱看沒有必要存在了!

孔胤植為至聖先師孔子,第六十五世孫。

當今的衍聖公。

他這個衍聖公特別的出名,短短時間裡已經獻了兩次降表。

第一次獻降表,是朱元璋他們帶人離開北平,前去南京,李自成佔據北平之後。

作為大明所封的衍聖公,孔胤植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就將已經準備好的降表獻了上去

對著李自成就是一頓誇。

結果才把降表獻上去沒多長時間,李自成走了,清軍入關。

然後孔胤植立刻又發揮他的技能,寫了降表送到了多爾袞那裡。

同樣是把滿清一頓的誇,並且還說大清入中原是理所應當。

取代大明是正義的。

還說今後大清,肯定能夠國運昌隆之類的話。

孔胤植頂著衍聖公的名頭,穿著儒袍,有些諸多光環加身,一副天下文人領袖的樣子。

可做出來的事情,卻毫無節操可言。

若是隻是迎李自成這樣一個漢人的話,倒也能夠讓人理解。

但是這傢伙,面對滿清之時跪的太快,舔的也太狠了。

以至於在後世,也很是出名,被無數人狂罵。

不過孔胤植做出這些事情,也算是常規操作。

畢竟這是幾百年前,就有他的老祖宗操作過的。

金人來,給金人獻上降表。

後面蒙元人來了,又接著給蒙元人獻上降表。

等到朱元璋一統天下,趕走蒙元韃子以後,又向朱元璋獻上朱元璋。

恭迎朱元璋這個洪武大帝……

如今大明勢頹,李自成來了就恭迎李自成。

滿清入關了,就立刻跪迎大清,一頓吹噓跪舔,好像倒也沒有什麼意外。

常規操作了,屬於祖傳技能。

孔子若是知道了,他的諸多東西在後世,被後世子孫如此糟塌。

這些後世子孫頂著他的名頭,都做出了什麼事,只怕早就氣的施展充沛的武德,拿劍活劈了這些不孝子孫了!

其實孔胤植這邊,可不僅僅是寫了這兩份降表。

在他心裡面,已經早就打好了迎大西王張獻忠降表的腹稿。

只可惜張獻忠沒有打到這裡。

若是打到這裡來,他也能夠在頃刻之間,便提筆寫上一篇文采斐然的降表。

如今孔胤植又要揮毫潑墨,展現他的滿腹才華了。

他喊人給他研墨,而他則將一張上等的宣紙給鋪好,用鎮紙壓上。

坐在這裡閉目養神。

開始醞釀情緒,並再潤色一下自己的腹稿……

只不過以往,他在做這些事情時,給人一種莊嚴肅穆,還有一些儒雅的感受。

但現在,這些全沒了。

主要是那大光頭,以及後面的金錢鼠尾辮,太過於醒目。

身上穿著的、韃子那邊格式的衣服,也同樣是讓人無比的彆扭。

總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簡直比沐猴而冠,還要更加的滑稽可笑。

但是孔胤植對此,卻是絲毫不覺得羞恥。

反而行的端,坐的正,並以能剃這樣的頭髮,穿這樣的衣服為榮。

如今這孔家,可不僅僅只有孔胤植是這副打扮。

在孔胤植這個當代衍聖公的帶頭和強力推行之下,如今孔家的男丁,全部都剃了頭,留上了這種醜陋的髮型。

可以說,作為至聖先的後人,當代的衍聖公,孔胤植做出了一個極好的表率……

哪怕是後面,多爾袞在洪承疇的建議之下,停止了剃頭的強制命令,孔胤植還是非常主動的,把頭給剃了。

並且還強行令孔家的男丁都剃頭。

在孔胤植下令,讓他們孔家男丁們全部剃髮易服的時候,也並非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說建奴入關,來到中原,那麼就應該遵循中原的傳統。

他們這邊不應該剃髮易服,而是應該讓那些進入中原的蠻夷留頭髮,穿漢服,改說漢話,學習漢家的文化傳統。

說孔胤植本末倒置了。

結果可想而知。

面對,對大清忠心耿耿的孔胤植,這孔家之人所說出來的話,又有什麼分量?

直接就被孔胤植給訓斥了一番,並用了一些手段進行處罰。

原本此人還在家族裡擔任一些職務,直接就被一擼到底了……

孔胤植用來訓斥這孔家之人的話,也特別的不要臉。

說他剃髮易服,留金錢鼠尾,全是遵循古制,遵循至聖先師的意思做的。

果然,一代代傳下來後,很多事情早就已經變了味。

這些後人也早就已經把孔子當年的原本意思,給忘了個乾淨。

剩下的只有曲解。

只有在那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的祖先光環之下,蠅營狗苟,做出各種屈辱,出格的事情來……

在閉目養神,潤色了一番腹稿之後,孔胤植睜開了眼。

發現研磨的人已經研好了墨。

當下他便執筆在手,開始書寫。

很快,一個個剛勁有力,方方正正,一絲不苟的字,便躍然紙上。

看上去,那字當真是分外的有力氣,也格外的正直。

就像他的為人一樣。

只可惜,這樣的一手好字,全被糟蹋了……

由他這樣一個人寫出來的這等字,充滿了諷刺的意味

如此過了一陣兒之後,一篇辭藻華麗,且多處用典的文章,就被孔胤植給寫了出來。

坐在這裡看了一陣兒,孔胤植越看越滿意。

覺得自己功力又有所長進。

不愧是當代的衍聖公,不愧是至聖先師的子孫!

自己這手字,還有這文采,沒有給他老人家丟臉。

想來老祖宗得知道有他這樣一位,十分有才的孝子賢孫,也能含笑九泉,做夢都能笑醒!

而邊上伺候著孔胤植寫文章的孔家之人,在看到了孔胤植都寫了什麼之後,神色顯得異樣。

出現了片刻的失神。

悄悄望向孔胤植的目光,都有些變了!

顯得分外吃驚,還有一些羞惱。

之所以會是這麼一個反應,實在是孔胤植所寫的這篇文章,太過於出人意料。

太過於令人吃驚了。

孔胤植所寫的文章,總結起來就是推崇大清為正統。

論證大清取代大明,是理所當然。

並說如今的大清,已經成為了華夏正統,而大明丟棄了河山,並且在大明的統治之下,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