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三一零章 京師沸騰!朱元璋引蛇出洞,孫皇后有福了!

 
可我于謙就是這個脾氣,有些時候,有些事兒,遇到了必須做!

 
千之你不必勸我,我先去做。

 
若是不成,被小人攻訐,倒了下去,今後不少事還要千之你牽頭。

 
不少事還要你來做。”

 
王文聞言,神色顯得有些焦急。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來,望著于謙道:“你可知,我所說的那些人,並不僅僅只是馬順,毛貴,王長隨這些人?

 
還有更為要命,更為難纏的!”

 
他說著,伸手朝著上面指了指。

 
于謙深吸一口氣道:“我自然也知道。

 
當今聖上可是她的兒子。

 
她又怎麼可能會甘心,出現這樣的結果?

 
聖上不在,她又年輕。

 
特殊時期,話語權極大。

 
又有馬順,毛貴這些人在。

 
我等一開口提及此事,那些人必然會群起而攻之。

 
多方汙衊潘。

 
好事也會被他們變成壞事。

 
而她,因為聖上的緣故,必然會站在他們那一邊。

 
這件事兒做成,可能性不大。

 
準確來說,是得不償失。

 
明明你是在為了大明,為了江山社稷去做出正確的選擇。

 
可偏偏你還要受人攻訐,被人打壓,遭受不公的待遇……

 
可就算是這樣,我還是要去做!

 
總要去試試的,萬一成了呢?

 
遇到了事,危急存亡之秋,總該有人出頭,挑起大梁,直面危難。

 
既然如此,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

 
這事兒,我于謙幹了!”

 
于謙身材瘦削,但說這話時,臉色卻變得無比的剛毅。

 
落在王文的眼中,只覺得這個時候的于謙,身材是無比的魁梧高大。

 
超過了很多體型比于謙大上很多,位置也比于謙高上很多的人!

 
“廷益!”

 
王文望著于謙口喊了一聲,想要再說些什麼。

 
可是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肚子的話都被憋在了心裡。

 
于謙望著王文點了點頭道:“千之,不必再多言。

 
我意已決,就這樣做了。

 
倘若我真的有所閃失,後面局面變得更壞之時。

 
你可一定要頂上去!

 
到了那時,情況會變得更壞,也肯定會有人說出南遷之話。

 
千之,你那時候可一定要頂住。

 
絕對不能南遷,任何言南遷者,皆應殺!

 
情況壞到一定程度,他們最終會同意召集各路兵馬入京之事。

 
到了那時,我若不在,千之你可一定要挑起大梁,重擔將壓到你身上!”

 
說罷之後,對著王文點了點頭,于謙不再多言,邁步走出去。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那顯得有些沙啞又低沉的聲音,緩緩響起。

 
伴隨著這聲音,于謙撩起官袍下襬,大踏步而行。

 
帶著決絕。

 
王文看怔怔的站在那裡,看著于謙消失的背影。

 
聽著他最後所念出的詩。

 
一時之間,情緒無比複雜。

 
于謙是個純粹的人,也是個勇敢的人。

 
和于謙相比,自己是真的比不上他!

 
大明需要于謙這樣的人。

 
越是危機時刻,越是局勢動盪,就越需要于謙這樣的人出現!

 
……

 
“太后,臣于謙,請太后做出決斷,火速召集各路兵馬來京!”

 
華蓋殿內,于謙手持笏板,上前行禮,出聲說道。

 
在他面前,是一張龍椅。

 
這龍椅與他們之間隔了珠簾。

 
此時,這龍椅是空著的。

 
但是在龍椅的一側,卻加了一張椅子。

 
有一個宮裝婦人坐在那裡。

 
因為有著簾子阻隔,並不能很清楚的看到她的容貌。

 
有種朦朦朧朧之感。

 
反而更增加出了她的神秘與威嚴。

 
這人不是別的,正是朱祁鎮的娘。

 
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皇后。

 
如今大明的太后,孫太后。

 
朱祁鎮帶兵出征,太子朱見深年幼,只是一個兩三歲什麼都不懂的孩童。

 
雖然朝堂之中,也留下了一些人處理政務。

 
但在這等特殊時期,孫太后這個身份特殊之人,自然而然便也會自動掌握一些權力。

 
有一些事情,必須要經過她,才能名正言順實行。

 
比如於謙現在所說的,令大明各地兵馬,火速來京師這事兒。

 
此言一出,華蓋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這個時候,眾人彙集在此,就是得知了關於皇帝朱祁鎮,不走紫荊關,反而繞路要走居庸關這一驚掉人下巴的操作之後。

 
在這裡商議該如何應對。

 
于謙這一句話說出,可當真是石破天驚!

 
宛若往滾油鍋裡澆了水一樣,瞬間就炸開了!

 
除了王文,事先知道于謙,將會如此說,如此做還算平靜之外。

 
其餘的人一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誰都沒有想到,于謙竟敢在此時,說出這樣的話!

 
提出這樣的請求!

 
“于謙,你好大的膽!”

 
于謙聲音剛落,便有一人以手指著于謙大喝起來。

 
這人身穿飛魚服,因為此時在華蓋殿裡,所以並未帶繡春刀。

 
但這一身衣服,卻也顯示了此人身份的不凡。

 
這人不是別的,正是錦衣衛指揮使馬順。

 
不過這個時候的錦衣衛指揮使,卻是王振的同黨。

 
“陛下此番不走紫荊關,而是走了居庸關,必然有陛下的打算!

 
在我看來,這就是陛下等人定下的計策。

 
陛下此番帶兵出征,所為的是什麼?

 
為的便是解大同之圍!

 
好好的殺一殺,這些瓦剌人的威風。

 
讓他們見識我大明之威!

 
揚國威於域外!

 
陛下親征,自當無往而不利!

 
又有王先生,還有英國公這麼多的忠臣良將相輔佐。

 
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又怎麼可能會敗?

 
此時陛下如此做,必有深意!

 
必然是想要多繞一些路,吸引瓦剌也先這些人上鉤。

 
從而與他們決一死戰,畢其功於一役!

 
這些都是陛下的高深謀略!

 
這等事兒,我一個錦衣衛指揮使都能看出來,你身為兵部侍郎,又怎麼能看不清楚這裡虛實?

 
此時卻敢說出這種話?當真是其心可誅!

 
你這是在詛咒陛下失敗,說陛下會大敗,是對陛下的汙衊!

 
你無父無君,成何體統?”

 
馬順一開口,徐有貞也忍不住道:“說的對!

 
陛下帶領眾多精銳兵馬,正在外面和瓦剌人拼死拼活。

 
要揚我大明國威。

 
結果現在你于謙於侍郎卻說,要調集各路兵馬火速來京。

 
你這是什麼意思?

 
是何居心?

 
你這不就是在說陛下此番,必敗無疑,將喪師辱國嗎?

 
哪有你如此詛咒陛下的?

 
于謙,你用心當真歹毒!”

 
其餘很多人,也都紛紛出聲呵斥于謙。

 
從各方面來論證於謙所提出的這個提議,該有多荒謬,多離譜!

 
于謙的心有多歹毒!

 
甚至於,有人當場便朝著孫太后拜下道:“啟稟太后,于謙此人妖言惑眾,擾亂人心。

 
我看,他指不定就和那也先有什麼關係,要亂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