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一八零章 世子多疾病,汝當勉勵之。朱高煦委屈:可皇帝他不認賬了

  別人還沒有怎麼說話,解縉就跳出來彈劾漢王。

  有想要將漢王徹底扳倒,給皇太子,除去這一大競爭對手的意思。

  然後被永樂帝,怒斥他離間天家骨肉,心中對解縉已經不滿。

  後面永樂八年的時候,解縉入京城奏事。

  因為當時永樂帝已經北上,太子監國。

  因此只見了皇太子就回去了。

  這一舉動,被漢王抓住了機會。

  他向永樂帝說,解縉這是專門等著皇帝不在京師,前去私自覲見皇太子,無人臣之禮。

  永樂帝勃然大怒,下令將解縉逮捕入獄,嚴刑拷打,後面被處死。

  這是漢王那邊的一大勝利。

  後來永樂帝班師回朝之後,楊士奇等人,開始不斷的向朱棣解釋這件事……

  永樂十年,朱高煦再次讓人告發耿通‘請託故出人罪者’,並暗示耿通是受到皇太子之託,多次在皇帝面前,為其開脫……”

  韓成在這裡,開始向朱元璋講述朱棣,以及朱棣和三個兒子之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諸多事情。

  朱元璋一時間,倒是聽得津津有味,在這裡吃起了自己兒子,還有孫子們之間的那些大瓜。

  這樣過了一陣兒之後,韓成將他所知道的,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和太子朱高熾之間的,那些相愛相殺的諸多事情說完了。

  朱元璋砸吧砸吧嘴。

  “這……老四不地道啊,咱咋看起來,從頭到尾,這傢伙都在那裡逗他的幾個傻兒子玩兒?

  不管怎麼弄,高熾的皇太子之位,其實都是穩如泰山。

  甚至於他打一開始,就是確定要立高熾為皇太子的。

  只是為了逗傻子玩,這才故意詢問朝臣,到底該立誰為太子。

  當然,這樣做也不僅僅只是為了逗自己的幾個傻兒子。

  也是想要藉助這個敏感的話題,將朝堂的水給攪動起來。

  把朝中的諸多力量,弄成以他的幾個兒子為首的幾部分。

  這樣的話,方便他控制,敲打,玩平衡。

  看誰不順眼了,就給誰一棒子。

  並不時釋放出一些消息,弄根蘿蔔,掛在朱高煦,朱高燧臉前面,讓他們看得到,聞見味,就是吃不到。

  引著他們不斷的向前走。

  一直等到他去世,這個遊戲才算是結束。

  算起來,甚至於剛開始進行靖難的時候,他就在用這樣的手段了。

  這樣的手段,他足足用了二三十年。

  結果呢,因為他的手段足夠高超,太子之位這根蘿蔔,也太過於有吸引力。

  所以愣是用這招耍了幾個兒子,還有手下的眾多臣子幾十年。

  若不是這樣的話,他也不可能一直放心,讓太子監國,自己一次次的帶兵北伐……

  奧,不對,應該不是三個傻兒子,是兩個傻兒子。

  高熾這個胖孫子,只怕早就看出來了,老四的這些手段。

  只是不得不陪著老四演下去。

  或者說是,有朱高煦這個傻子在,他不得不演下去,按照老四設想的方向去做事。

  再仔細想象的話,或許只有一個半傻子。

  老三朱高燧,就算是沒有徹底看明白,應該多少也知道不少事情。

  最起碼知道,他是絕對和太子位置無緣的。

  真正的傻蛋,怕只有老二一個。

  一輩子都被他爹,掛在前面的蘿蔔給耍的團團轉。

  只怕一直到他爹去世,他都沒有反應過來到底是咋回事。”

  朱元璋撫摸著下巴上的鬍鬚,一邊思索,一邊緩緩的說道。

  聲音之中,所帶出來的吃瓜味道,韓成已經聞到了。

  “嘖嘖,沒有想到,真的沒有想到!

  老四這濃眉大眼的傢伙,竟然還會玩這一手。

  他才是咱老朱家,隱藏最深的人啊!”

  聽到朱元璋這樣說,韓成又一次對著朱元璋挑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老朱,坐在上位,常年操縱權力的人。

  只是聽自己這樣一說,立刻就透過了表面現象,看出了問題的本質之所在。

  永樂帝成為皇帝之後,其中的一個重大事情,就是在逗自己的三個兒子。

  將三個兒子,以及圍繞在三個兒子身邊的眾多人,給耍的團團轉,都按照他的心意行事。

  這份本事是真的了得。

  “韓成,咱忽然間想起來,咱好像並沒有仔細詢問過你,老四登基之後,具體都做過什麼事。

  現在知道的有數次北伐,死磕北方蠻族,有鬥兒子們玩,有派人下西洋,其餘的方面,知道的倒是不多。

  你與咱說說,老四的其餘一些事。”

  朱元璋的思維,此時跳脫的有些快。

  之前一直在說朱高熾的事,結果突然將又問起了永樂帝。

  轉折太大,這讓原本已經準備好了,接著說朱高熾事情的韓成,愣了一下之後,只好再一次的調動思緒,開始回想關於朱棣的事。

  思索一陣兒,韓成整理一下思路開口道:“永樂帝在位二十多年,當然不可能只做了這些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事。

  其中著名的有修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

  “嗯,就是永樂大典。

  永樂元年,永樂帝決心要修繕一部鉅著,來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將古往今來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等,備輯一書。

  從永樂元年下定決心這樣做,一直到永樂五年方才定稿,永樂六年,全書才終於是抄寫完畢。

  全書有兩萬兩千八百多卷,大約有三億七千萬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它的出現,極大保存了中華文化,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知識!

  是精神寶庫!

  是我中華的百科全書!

  只可惜,後面因為書太多,製作起來耗費太大。

  只有永樂年間,抄錄的那一部留存。

  有人提出過要對永樂大典進行刊印,但因為工程太大,而被擱置。

  後來一直到嘉靖年間,擔心大典有損,又重新抄錄了一份,被稱為嘉靖副本。”

  在得知了這永樂大典是什麼之後,朱元璋的眼睛亮了亮。

  這老四,還真的有想法!竟然做成了這等事!

  這真可以!

  心中震動的同時,也在心中升起了一個想法——自己是不是可以提前把這事情給做出來?

  來一部洪武大典?

  這……要是真的修成了,那該有多好!

  只要一想,朱元璋就為之激動!

  別看朱元璋對很多文官看不順眼,實際上,對於文化這些,他是真的很在意。

  非常的重視。

  知道這是真正的寶貝,真有用,這是無數千人智慧的結晶。

  不論是哪一種遺失了,對於華夏而言,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樣的想法,在心中升起之後,朱元璋就有些抑制不住躁動的心了。

  “這永樂大典你看過沒有?對後世的影響大不大?”

  朱元璋望著韓成問出這話,多少有些炫耀的意思在裡面了。

  雖然永樂大典不是他弄出來的,但卻是他兒子弄出來的。

  兒子的就是他的,他一樣可以嘚瑟,面上有光。

  韓成搖頭道:“沒有看過。”

  說起這事,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怎麼了?是後世的技術,依舊刊印不出來?”

  朱元璋看著韓成顯得有些意外。

  在他看來,韓成生活的時代,極其神奇,對於自己這個時代而言,顯得浩大的工程,或許對後世而言,遠沒有那樣浩大。

  怎麼現在,卻是這樣一個結果?

  “不是印刷不出來,而是到了我們的國度建立之後,永樂大典已經遺失了很多。”

  朝代更迭,內憂外患之中,這文化瑰寶也遭受了災難。

  正本消失不見,副本最終只留下了四百餘冊……”

  說起這事情,韓成就心疼不已。

  多好的一部書啊!

  從兩萬兩千八百多冊,最終只剩下了四百餘冊!

  留下來的,連個零頭都沒有!

  “啥?!”

  心中正隱隱有些大意的朱元璋,聞言為之愣住。

  只剩下了那麼點?

  “到底都發生了何事?誰幹的!”

  朱元璋問出這話的時候,聲音之中,已經有殺意在瀰漫!

  多好的書啊!

  多好的東西啊!

  就這樣被糟蹋了?

  簡直是喪盡天良!

  該死!

  當真是該死!

  朱元璋心疼的心都在滴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