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94. 拖累 我蠻夷也。

    一個計劃在他的心中漸漸成型的時候,這一場“插曲”也在慢慢地傳播開來。比起“雙璧”,“叫驢”“吃泔水的豬”顯然更加通俗易懂易於傳播。

    不多時,皇城內外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這件事,隨著一天公務的結束,這個故事必將隨著各人散入各處。

    一落衙,鄭奕便跑到了鄭熹家,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

    鄭熹道:“兒女都是債,沒想到冼敬的兄弟也是債。”

    “七郎,咱們要不要做點什麼?”鄭奕問,“總不能就讓三郎被那頭豬誹謗吧?”

    鄭熹道:“我親自去見他。”

    鄭熹輕車簡從,到了祝纓的家裡。

    祝纓正在趙蘇等人的擁簇下趕回家。今天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對於“南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南士們群情激憤!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冼敬等人看勳貴,是妨礙了他們上進的路,巧了,南士們看北人,也是如此。祝纓願意幫助南士,現在要動祝纓,南士自然氣憤。

    雙方在門前相遇,祝纓先向鄭熹施禮,鄭熹還了一禮,南士中有人很快認出了鄭熹,亂哄哄地問好。鄭熹也含笑點頭:“都是精幹之士。”一句話就讓不少人帶了點激動。

    他來了,旁人都到一旁小廳裡候著,祝纓請鄭熹到正堂上座。

    鄭熹也不與祝纓客套,開門見山:“今天宮裡的事情我聽說了,冼玉京,你打算怎麼辦?”

    祝纓道:“他?用不著我辦。”

    “趙蘇是個人才啊!”鄭熹感慨一聲,又說,“此事也與我有些關係,總不能讓你白受委屈。不過我動手,不會只動一個人。”

    祝纓平靜地看向鄭熹:“您還沒起復,就要下一盤大棋了?”

    鄭熹嘆了口氣:“這就算大了嗎?冼敬還是太子詹事,投鼠忌器呀。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先老實些還是能辦得到的。”同是詹事,不同命!

    “是啊,太子。”祝纓輕聲說。

    鄭熹道:“真個出手你不心疼?不顧念王相公的舊情了?”

    祝纓反問道:“王相公?在哪兒呢?他們連王相公的半分氣韻都沒有了。”

    鄭熹道:“那便好。冼玉京,狂生耳,要是將他的話當了真,就要貽笑大方了。”

    祝纓笑笑:“杜世恩於國有功,他從刺客的手裡救過陛下。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夠力挽狂瀾,那倒不虛此行了。”

    “這麼誇一個宦官,雖然是實話,但也不宜在外面說。”

    “這是我家,這裡只有你我。”

    鄭熹道:“好了,這事不用你操心了,”他隨意地指了指偏廳的方向,“安撫好,年輕人容易衝動,不聽話會闖禍的。”

    “好。”

    鄭熹一走,南士們便在趙蘇的帶領下過來拜見祝纓。就在鄭熹與祝纓說話的空檔,趙蘇、卓珏等人已經與一班南士們在商討對策了。

    趙蘇起的頭:“辯解是最無用的,不用一個更獵奇的新聞壓過這一個。”

    卓珏也笑道:“不就是比誰的聲量大麼?他們固然是一時學士,咱們聲音也不能小了!咱們許多同鄉,皆賴大人之力得以出仕、升遷,地方上可也有咱們的人,給他們好好宣揚宣揚。一群吃奶罵孃的東西!”

    趙振聞言附和:“就是!大人為國為民,做了多少事情,一頭叫驢兩嘴一對就想抹黑嗎?”

    趙蘇再次提醒:“不要提冼玉京說了什麼!”

    “好好。”

    ————————

    與此同時,冼敬也知道了自己弟弟幹了什麼好事。

    他將弟弟叫了跟前,氣道:“你這張嘴,也要分分時候,分分人!祝子璋並非庸碌蠹蟲,你如何要折辱於他?還反被別人恥笑了去!”

    冼玉京臉脹得通紅:“他分明是鄭七一黨意圖把持朝政,隔絕君子!”

    冼敬道:“不然呢?依著你,這禁軍要如何分派?這也是你能夠議論的?陛下親衛,向來須得親貴子弟,難道還有旁人?有這心思,去做些實事。你……我與姚尚書說,你到地方上去吧,好好知道一下民生!”

    冼玉京道:“我走了,那你呢?京中能幫你的人就又少了一個!”

    “聽我的。”冼敬把髒話給嚥了回去。你還幫我呢?!!!

    “哦。”

    “你收拾一下,與我同去祝府道歉。”

    “什麼?我不去!”冼玉京跳了起來,打死也是不肯去的。任憑冼敬怎麼說,說得多了,他拔腿跑了。

    冼敬深吸了一口氣,感覺特別的累。

    冼玉京跑了,冼敬卻不得不收拾這樣一個爛攤子。他稍作收拾,便到了祝府門外。

    祝纓家裡正在吃飯,設宴招待南方的士子們。照例是沒有酒的,但是大家齊聚一堂,說說笑笑,環顧四周全都是南方人,一時之間,個個歡欣雀躍。

    有人高興,捏著筷子敲擊著碗盤打著節拍唱起了家鄉的歌謠。你也唱,我也唱,歌聲飄了出來。

    冼敬在門外聽著,猶豫了一下,仍然決定進府。祝文認得他,急急的將他迎到府內,大聲向祝纓稟報。

    堂上一靜。

    祝纓笑道:“快請。”說著,離席走了出去。

    冼敬大步走了進來,滿臉的愧疚之色。一見祝纓便說:“子璋,對不住。”

    祝纓笑道:“快來,詹事來是好巧。”

    賓主坐下,冼敬看了一眼滿廳的士人,又對祝纓鄭重說道:“我的過錯。”

    “過去就過去了,休要再提。”

    冼敬嘆了口氣,只得坐到了為他新設的席上。祝纓絕口不提白天的事,而是詢問今天楊靜為太子講經義。

    冼敬稍稍說了些概要。

    祝纓對南士們說:“楊祭酒的學問是極好的,平日難得聽到。不是詹事轉述,咱們可都聽不到,可要謝謝詹事。”

    南士們參差不齊的對冼敬道了聲謝。

    冼敬道:“非我著述,不過借花獻佛而已。”

    因有冼敬到來,原本很熱鬧的氛圍一變,唱歌的也不唱了,小聲罵冼玉京的也不罵了。趙蘇笑著對祝纓道:“咱們鬧騰得很,怕打攪了您和詹事用飯,要不,咱們去那邊玩?”

    冼敬忙說:“何必?是我打擾了。”

    祝纓對趙蘇道:“莫要作怪。”

    趙蘇笑笑,執箸敲著桌沿,唱了一支山歌,林風、蘇喆也跟著唱了起來。

    一切彷彿都過去了,什麼衝突也沒有發生。

    冼敬的心稍稍安了一些,回去將冼玉京日日訓誡。

    冼玉京正不自在,自那日“雙璧”之後,說祝纓的人不多,說他“叫驢”的人倒是不少。許多人都繞著他走,往日能打個招呼的也都斜眼看他,這令冼玉京氣憤非常,恨恨地又罵祝纓“奸詐”“必是背後弄鬼了”,只是又以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