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370.節度 能被政事堂選中,也都非凡俗。

    看到祝纓親自到大營外面迎接,並不因增加了權柄驕人,駱晟放下心來。

    他不大會應付這樣的場景,北地的驕兵悍將與京師的風雅勳貴是完全不同的。他還是祭出了自己的絕招——沉默,努力記下雙方的言論。

    冷侯說:“分兵本非明智之舉,好在鄭侯在時已然定這下了分兵的策略。”

    祝纓道:“既然朝廷有令,我自當遵循。君侯的糧草,一粒也不會少的。”

    冷侯看著蘇喆等人不太高興的樣子,又看駱晟一副不很擔心的樣子,心中一嘆,這位駙馬,還不如冷雲呢!

    冷侯滿口答應:“那便好,那便好,補給由你來管,我是放心的。”

    祝纓詢問冷侯糧草要與誰對接,冷侯笑道:“我那裡,還是你安排。我帶多少兵走,咱們商量著辦。”

    祝纓道:“我不大懂這些,還是您看著安排吧。”

    兩人一番謙讓,冷侯拿出一張單子。從單子上看,冷侯只從軍中分兵,不領民政,看起來竟比祝纓手中權柄要小一點。

    這安排有些尷尬。其實,讓冷侯代替鄭侯,祝纓還領舊職不管軍務是最好的。

    駱晟只說二位辛苦。

    祝纓與冷侯對望一眼,都知道這位駙馬是指望不上的。祝纓回味了一下旨意,並沒有給駱晟安排一個“監軍”“統帥”的職務,只是讓駱晟暫留軍前。

    這位駙馬卻是個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

    祝纓與冷侯很快商量出了結果。

    祝纓搶先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我不能為自己威風強出頭以致壞事,還是要看君侯的。君侯的糧草補給由戶部撥給,我會如數轉運過去。

    若有額外耗費,只管來公文,我盡力為君侯騰挪。”

    冷侯也知道祝纓是沒有軍事經驗的,但是祝纓一直以來都挺能幹,少年得志還能剋制住對兵權的渴望,冷侯對祝纓的態度更認真了。

    冷侯道:“無論內外,皆是為國!我衝鋒,你守家,一旦得勝,是你我二人之力!”

    祝纓道:“如此,全賴君侯了。”

    駱晟道:“那就這麼分了?”

    冷侯道:“鄭侯在時,不是也分兩路出擊的麼?依樣畫葫蘆而已。”

    鄭侯在時分做三份,左右兩路、中軍大帳。正好,冷侯一來就接過了小冷將軍手中的兵馬,再從中軍分走一部分將士。

    祝纓也大方,凡是官軍,冷侯要誰給誰、要多少給多少。

    冷侯與祝纓交割之後,往外小冷將軍處而去。

    駱晟見狀,不得不詢問祝纓:“這……接下來要做什麼?”

    祝纓微笑道:“冷侯是老將,他是知道輕重的。您且在行轅住下,等胡人有接洽的意圖,就得靠您了。”

    駱晟道:“以前這些事也是你更熟悉,竟不知要我來是什麼意思。”

    祝纓道:“您人品貴重,當然是您來。我以往也不過做些雜務,坐鎮還是看您,如今也還是如前。”

    她自己另有一些人要應付。

    ————————————

    祝纓回到大營自己的帳內,鄭侯返京、冷侯領兵而走,大帳理所當然地歸了她。

    她拿起一份公文,只見上面一個人名,乃是政事堂調來北地的人——羅甲秀。

    荊綱見她看著公文久久不動,小心地問:“大人?可是有事要吩咐我等去做?”

    祝纓輕嘆一聲:“你去驛館接一個人吧。”

    荊綱有些驚訝地問:“是什麼人呢?”

    祝纓只派過少數幾次接人的活計,都是接的天使,這個羅甲秀又是什麼人呢?

    祝纓似是知道他的想法,彷彿解釋一般地說:“他是當年與我同時被政事堂派到州縣任職的。”

    十幾年前,陳、施、王三人曾一批派了百來號年輕人到地方上任職。李彥慶是第一個主動請纓的,祝纓是要求走得最遠的。而與他們同一批的人裡,就有一個叫羅甲秀的。

    這便是荊綱所不知道的了。

    他不知道,只好猜測:這究竟是一個什麼人,竟能得到大人如此重視?

    行轅裡卻有另一個人是明白的。

    朝廷的分兵安排陳放能夠理解,所有人裡他算是冷靜的。此時蘇喆有點心煩,嘟囔一句:“這又是什麼人啊?來了能幹什麼?比咱們自己人更好麼……”

    陳放對蘇喆道:“我彷彿聽阿翁提到過,當年有些人被派到地方上歷練。世叔是最出色者,李彥慶心志堅定。其餘人能被政事堂選中,也都非凡俗。”

    祝青君戳戳蘇喆背心,蘇喆撅著的嘴一收!唇角一翹!臉上看不出賭氣的樣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