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別離不相惜 作品

第145章 當頭一鐵棒

    合縱聯軍踏入秦國領土後,為了掩飾大軍行蹤,騎兵四處,將大軍沿途所過之處的鄉間聚落盡數屠滅,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才勉強保住性命。

    實際上秦軍已經提前知道了合縱聯軍從何處進入秦國,若是提前通知撤退百姓,時間還是足夠的。

    但為了不引起合縱聯軍的懷疑,為了給大迂迴的軍隊爭取時間,誘敵深入,只能保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這就是戰爭,受苦的總是普通百姓,持續兩百五十四年的戰國時代,普通百姓被屠滅的事情每一年都要發生不知道多少次。

    你屠我,我屠你,仇恨就是這樣越積越深。

    沒辦法,古代的軍隊除了極少數,大多數都是這個樣,別說敵國百姓了,就是本國百姓動起手來也不帶猶豫的,下手的狠辣絲毫不遜色。

    俗話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結束戰國二百五十四年亂世,把大統一思想深入人心的秦國是極為偉大的。

    雖然天下總是分分合合,但大統一思想的深入人心,總能讓大多數普通百姓享受到少則二三十年,多則兩三百年的和平,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所謂兵貴神速,為了儘可能減少秦國的反應時間,合縱聯軍每天都在高強度行軍,很快就從北地步入秦國腹地。

    此時,秦軍大迂迴的軍隊已經完成合圍,早已經憋足了火氣的秦軍在王翦的統帥下正式開始反擊。

    雖然王翦用兵很穩,喜歡以堂堂正正之勢碾壓敵人,幾乎不用奇謀,但並不代表王翦不會用奇謀,只是不喜歡用罷了。

    其實秦軍的大多數秦軍都不太喜歡用奇謀,因為沒有必要,秦軍本戰力本就冠絕天下,幹嘛要多此一舉呢?

    奇謀如果成功了,效果的確好,但一旦被敵人看破,將計就計,受到的反噬也極大。

    不過這次敵人在明,他們在暗,他們對敵人瞭如指掌,敵人對他們一無所知,不用奇謀那就太可惜了。

    合縱聯軍不是都在一起行軍,而是分成了兩路軍,實力最為雄厚的楚軍單獨一路,趙韓魏衛四國軍隊另成一路,兩路大軍就像兩條手臂朝著咸陽揮拳砸去。

    這一次在王翦和麾下眾將的精心策劃下,春勝君黃歇率領的軍隊毫無準備的踏入了秦軍精心準備的戰場,那是一處西面是深山,東面是平原,南面是河流的地形。

    楚軍正在有條不紊的渡河,剛剛渡到一半,秦軍的雷霆攻擊便轟然而至。

    南面突然浮現了大量秦軍,整齊的軍陣猶如一座大山般壓向過河的楚軍,東面則浮現了大量騎兵,集體衝鋒之下猶如排山倒海的巨浪席捲而至。

    春申君黃歇見狀立即就慌了,六神無主之下下意識就想下令撤退,好在楚軍中還是有明白人的,作為楚軍副帥的項燕立即制止勸說黃歇。

    經過項燕的勸說,黃歇總算保持了鎮定,將指揮權全部交給項燕,心中卻決定只要稍有不對就立刻跑路。

    項燕表面上保持了鎮定,實際上內心也有些慌,實在是秦軍的出現可謂是神兵天降,太突然了。

    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要是主帥都慌亂了,那可就徹底完犢子!

    條條急促,簡短的軍令從項燕口中下達,這個時候下面的將領也很慌,楚軍普通士卒更慌,但作為楚軍中的精銳聽到軍令還是下意識的迅速執行起來。

    可惜,過了河的楚軍面對主要以步卒為主的秦軍,再加上有騎兵掩護,擁有足夠的時間還組成軍陣。

    沒過河的楚軍面對把握時機,精準奔襲而至的秦軍騎兵,可就沒有足夠的準備時間了,非常的倉促。

    最要命的是楚軍中的騎兵大部分都已經過河了,這個時候想要派出騎兵去阻截秦軍完全做不到,一條河猶如天塹,可望而不可即!

    少量的騎兵去應對大量秦軍騎兵的衝擊,那完全是就是送死了。

    騎兵都是各國的寶貝疙瘩,特別是身處南方的楚國,馬匹更是稀缺,待遇堪稱七國之最,什麼都優先,過河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