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八百五十九章 山中生活

“怕有蛇。”江舒意說道:“么姑兒讓我們別亂找。”

周至從地邊抽出兩根爬豆子用的竹棍:“釘釘,我們去找找。”

三堂菇其實就是小雞樅,是味道最鮮美的蘑菇之一,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有個習性,那就是發現一處後,一般在不遠處還會有兩處。

“包穀地裡的一般是鹹菜杆,”釘釘說道:“其實沒毒的。”

鹹菜杆在各地都有稱呼,而且神奇的事在各地這個名稱指的是不同的蛇。

在夾川一帶這個稱呼指的是赤鏈蛇,顏色算是比較鮮豔的一種,導致很多民間都將之當作毒蛇,其實是沒毒的。

兩人在包穀地裡又找了找,果然,在幾棵包穀地中間發現了兩片蘑菇。

“哥哥姐姐們都有口吃份的!”釘釘很高興。

口吃份是土話,就是口福的意思。周至就覺得這孩子人品不錯,有好吃的都先想著哥哥姐姐,笑道:“你也有口吃份啊。”

“姑爺說還要去菇窩子看看,那就指定還有。”釘釘說道:“姑爺一般都不說空話的。”

“我們來幫忙了!”梁紅帶著女生們過來了,現在多了周至和釘釘,蛇好像也不是那麼可怕了。

在黃泥地上挖蘑菇其實是個技術活,好在有釘釘指導,沒出大岔子,取出來的小雞樅都非常完美。

小雞樅的杆子有小指頭粗細,上頭還有沒開的灰色小帽子,這樣的菇是最好吃的時候。

採完小雞樅大家積極性高漲,跟著路么姑前往山坡上尋找“菇窩子”。

菇窩子就是出蘑菇的固定地點,山裡人家都有一幅家附近山林的特產地圖,其中蘑菇產地屬於重要的配置,好的菇窩每年甚至能夠出上一兩百斤的蘑菇。

菇窩子一般都在青岡林子裡,這是一種農村裡用作柴火的灌木,蘑菇非常喜歡生長在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