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七十二章 菜的講究

但是現在李啟嚴和李樂海的話,卻讓王主任和周至心裡又不落底了。

“今天是蔡公的局,咱們就好吃好喝。”李啟嚴笑道:“明日我請幾位到家喝早茶,這事兒到時候再細談吧。”

蔡楠笑道:“李公的私家早茶可是港島一大特色,很難喝得到的。”

“哪裡是這樣。”李啟嚴笑道:“不過以前太忙,沒有啥慢條斯理的功夫而已。”

正好這時候菜端上來,而且李啟嚴又已經那樣說了,大家只好將話題轉移到飯菜上來。

本幫菜和蘇杭菜其實接近,都發源於淮陽菜系,之後兩者各自發展出了自身的特色,本幫菜走上了濃油赤醬的路子,杭幫菜走上了清淡甜頭的路線。

留園的師傅製作的都是經典菜色,包括了扣三絲,油燜筍,蝦子豬婆參,素鴨,糟缽頭,醉蟹,白切雞,紅燒鮰魚。

而配用的酒則是花雕。

食材都是隨時令來的,比如醉蟹,一般的本幫菜必須用大閘蟹,不過港島現在用的就是一種小型的海蟹,周至都不認識。

醉蟹還分作生醉和熟醉,南邊多熟,北邊多生,現在這個就是熟蟹泡出來的。

才是看著普通,其實非常的講究,蔡楠如今也受了周至的啟發,在寫一部美食書籍,不過裡邊的菜式卻是五花八門,除了很內地的菜系不涉及,沿海從海南福建撿著Ah最後到津門首都,那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現在給大家介紹起這些菜品來也是頭頭是道,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這裡邊的每道菜幾乎都有說道,周至是不懂就問,蔡楠就隨口作答,反而將氣氛調節得很好。

席間周至也將馬爺後來上節目講的那個王老爺子吃糟溜魚片的故事拿出來講了一遍。

老時節裡這些大文人吃東西是真講究,比如糟溜魚片,那就得是津門的鯪魚,且日子是在立秋之後,立冬之前,魚體大小必須一斤半以上,兩斤一下。

這樣做出來的糟溜魚片,才有一股“脆口”,除此以外,那都不叫會做會吃這道菜。

蔡楠也順著這個話頭說起了南方的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