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六百零四章 收藏門類





“掛畫兒嗎?”劉正勻也在摸著下巴琢磨:“我覺得大家都在掛畫,因此已經俗了……不如……掛個龍袍?”





周至都想哭了,這年頭掛字畫成了俗氣,掛龍袍反倒成了雅緻了?





不料江武王爍潘石崖一致叫好,都說這個主意很不錯,非常能夠體現公司的堂皇大氣。





而讓周至更加料想不到的是京城裡邊擁有龍袍的藏家還不在少數,馬爺打了兩個電話,就掃聽到了好幾件,這東西還分了朝服吉服章服便服好些個種類,價格更是低到周至不敢相信,最便宜的一件醬色地刺繡彩雲金龍紋的吉服,對方只開價了九千五。





聽說這麼便宜馮倉幾人又來勁了,讓周至和馬爺講講龍袍裡頭的門道。





於是周至只好告訴他們,理論上,只要皇帝穿過的衣服,都可以稱作龍袍,但是其中最好的,等級最高的,當然是正殿御朝時候的大朝服。





那套衣服可不是隻有龍,還得具備代表帝王身份的十二章文,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種具備特殊含義的紋飾。





清代皇帝逢五一朝,也就是十天來一次朝會,但是這樣的朝服也不是每一次朝會都穿。





因為過於隆重,一般只在每年年首的正旦大朝會,和年尾的冬至大朝會,還有代表世俗裡最高的權力,向天地祭祀之時,方才穿著。





那樣的龍袍需要耗銀千兩,兩千織工,一年時間,方才造得出來,存世量自然少得可憐。





這麼一說馮倉不但不收斂,反倒更加來勁了:“這個好玩兒,就是不好找。”





於是劉正勻又出餿主意:“要是各種款式花色都給收集一些,沒事兒換著掛,也是個主意哈?”





於是這就愉快地決定了,馮倉同意給自己開創一個收藏門類,就是龍袍,就從最便宜的醬色地刺繡彩雲金龍紋吉服開始,終極目標當然就是黃緞緙絲十二章文大朝服!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