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二章 修復

  到如今,《蜀山圖》的修復也才做完這一步,今天需要做的,是“託畫芯”的步驟,也就是行話當中的“上牆”。

  上牆的意思,就是將畫心覆上背紙,翻過來除掉正面保護宣紙和水油紙,讓畫心露出來,再貼到牆上等待乾燥後全色裝表。

  說起來好簡單,做起來好複雜。

  首先把補洞完好的畫芯在表臺上起身,照常規把畫芯裁齊。

  裁畫芯時注意圖章、款識,同時配好託紙尺寸。

  由於絹畫被撐平一段時間,已經有了較大的伸張,所以下臺後先要放一放,使其自然收縮,然後再潤溼託心,避免絹絲過度伸張,影響表件日後的收縮變形,或於裝表過程中走牆、崩裂。

  之後才可以用清水把託紙用排筆勻水,再把畫芯有水油紙湖上的一面也同樣用清水排筆刷勻。

  然後把調好適度的薄漿直接刷在畫芯的背面。

  最後把託紙刷平在表臺上,把畫芯刷平在託紙上,翻過身再刷平,隱上白的助條紙。

  這樣,前面加湖的水油紙和兩層加護的宣紙已經完成使命,可被揭去。

  這一步也得小心,要是吃水不足,或者碰到較破的畫芯,揭水油紙時很容易將原畫的碎片一道給揭下來。

  因此動作必須靈活小心,如發現畫芯絹絲粘上水油紙時,立即停止,改變揭取的方向。

  如果這樣都還不行,那就只能把水油紙撕成小塊,一點點剝離下來。

  然後用清水小筆把翹起的絹絲理平,露出正面的畫芯。

  相比紙本,絹本就還要多一個步驟——除漿。

  正面仍有湖水油紙的餘漿,需待畫芯半乾時,輕輕地擦去,動作為用掌心朝下,用手指的平面平平伏伏地順著絹絲輕輕來回揉順。

  這是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如果畫面表面上的餘漿不除淨的話,會影響下一步在洞口的全色工序,會出現反色現象,讓修復的部分無法與原畫融為一體,或者顯得突兀,無柔糯之感。

  同樣的,為了防止絹本畫芯崩裂,畫芯的背面同樣需要多託兩層宣紙貼平。

  今天都是四表舅指揮,周至操作。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