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二章 修復

  “書畫性命,全在於揭”,這一步的工作,就是揭去畫芯的背紙。

  這一步如果操作不當,將會斷送畫的性命,在操作時必須要認真,耐心細緻,注意力高度集中。

  手指與鑷子並用,先小心揭除表面兩層復背紙,揭時在畫面的空白處或易揭的地方開口,按其規律順著一個方向,循序漸進。

  能揭就揭,不能揭就搓,搓時注意手指放平,來回把厚處輕輕磨擦,如有零碎紙衣,則用小毛筆用水逐步清洗,總之不能操之過急,還要做到揭淨。

  如遇畫芯原有的補丁色彩接近,絹絲經緯正確,接筆尚好,可以保留原補不動。如有不佳者,就應該將補丁揭去,重補。

  好在《蜀山圖》用的還是“稠絹”,如果是稀絹,目數較低,因此絹與託紙是畫紙的共同組成部分,那樣就連託紙也不可揭去,否則畫芯會失色失神,難度更大。

  畫芯逐步起空的過程中,還要採用滾漿法加固,即以正面施一些稀漿湖,使絹與底紙粘合結實。

  同時在揭去舊託紙的洞口處,也刷上一些稀漿湖,以防翹口,等畫面完全乾了之後,才能進行補洞。

  到了這一步,能夠傷害原畫的動作都沒有發生,減法已經做完,畫心後背已經完全裸露。

  接下來加法過程開始,好歹能夠先鬆一口氣了。

  第三步是修補洞口。需要把揭完託紙後的畫芯上所顯露出來的大小破洞傷損之處,全部精心修補上。

  這一步的要求就是精細,精細,再精細。

  在補缺前,先把磨快的小刀尖颳去洞口旁多餘的單絲、雜絲,補絹前洞口的油紙上用小毛筆塗上厚漿水,每個洞口的補絹根據畫芯的經緯絲都要對準,不能彎曲。

  絹補之後,用小毛筆塗上厚漿水,再用手指輕輕摸平,待幹之後將洞口周圍的多餘補絹用磨快的小刀放平在洞口上輕輕颳去,刮的程度,以手感摸平為限,再用小毛筆塗上補漿水,使補絹與洞口四周粘連。kuAiδugg

  大小洞口補完,剩下的裂逢及小芝麻洞,都要用加染好顏色的細網網絹用小毛筆漿水條點滴都貼上,不能漏掉。

  這步工程繁複瑣碎且必須細緻認真,可謂磨人到極致,做完這一步之後,修復最繁瑣的工序算是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