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七百八十九章 互聯網

有了這樣的歷史淵源,就有了炒作的空間,因為製作水準,使用者身份等原因,國際市場上黃玉文物的拍賣價格,遠遠高於其餘文物。

不過話又得說回來,這裡邊有多少是李啟嚴們的無良炒作,那也很難講。

不過這也不妨礙周至就好像掉進穀倉的老鼠,看了一個飽。

當晚回到賓館,王主任和周至就開始彙報當日進展。所有人都沒想到事情竟然辦得如此的順利,李啟嚴的人設,看來從“儒商”到一個“愛國商人”的轉變,那是沒跑了。

小鬼們出動摸清了石頭,試探通了道路,接下來的事情差不多就無需周至再操心了了。

而同樣的感到驚喜的,同樣還有港島上的一干意圖抄底大老們,在送周至二人離開以後,李啟嚴便將三個兒子重新召回書房,開始了秘密的磋商。

三件大事,第一是兩本《淳化閣帖》的“迴歸”,第二是內地有意與unicode聯盟合作,第三是聯合中央穩定港島金融,三件事兒剛好都和自家這三個兒子有關係,如何將這種氣運化為勢運,就算大老們為了港島將來管理需要勢力平衡,那也足以讓李家得到最大的一份。

雙方態度都非常的積極,因此事情安排得緊鑼密鼓。

第二天,應李樂山的邀請,周至前往了港島大學,第一次見識了互聯網的威力。

以國家互聯網的發展變遷來看,其實一共經歷了幾個時期,分別是學術牽引期、探索成長期、快速發展期和成熟繁榮期。

所謂的學術牽引期。指的是互聯網從米國引入其它地區的階段。

在這一階段,會通過各地政府科研單位,歷經時段一般會是數年,以推動互聯網從信息檢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業化初步探索。

這一階段的主力是各大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大家以科研工作為主,故而稱為“學術牽引”。

互聯網誕生於米國,最早起源是米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的阿帕網,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它主要是幫助米國國防部抵禦前蘇聯的核打擊而建造的通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