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五百二十九章 吃的地位

    “宰相的作用是什麼呢?人們又給了一個詞——調和鼎鼐。”

    “還是將天下和社會比喻成大鍋,宰相的責任,就是讓社會處於一個好的狀態,天下好比一鍋滋味豐足,營養均衡,調和得恰到好處的好湯。”

    “要是沒有搞好,導致社會動盪,則稱為‘鼎沸’,用鍋裡沸騰到湯汁四濺,來形容那樣的狀態。”

    “所以就有了那句老話——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需要像處理小魚鮮那般細緻小心。這就是將高明的統治者,比喻成了高明的大廚。張師,連外國徒弟都有了,這得敬你一杯啊。”

    一番話將張元福說得眉開眼笑:“這寫書的人就是不一樣,啥都能說出道道來,還把我們做菜的捧這麼高!這杯本該我敬你才對,那就算同飲了!”

    兩人喝了一杯,張元福才對桌上團團拱手:“祖師爺有規矩,做主廚的時候,晚上不能過三杯,怕壞了舌頭的味覺。這桌就不能再喝了,列位見諒見諒。飯菜可還滿意?”

    眾人都是點頭。

    “都滿意,這不就著飯菜,方才聊得開心嘛!”周至笑道:“對了張師,你這外國徒弟是怎麼來的?”

    “害!”張元福說道:“我不是在烹專代著課嗎?有一天到課堂上,突然見到一群傻小子圍著一個外國妞,嚇我一跳!”

    “問了一下是主動找到學校裡邊來的學生,為了進校跟校領導掰扯了一天,最後校黨委開了個擴大會才決定收下這學生。”

    現在的烹飪校雖然號稱是專科學校,其實就是個職業技能培訓學院,生源都是高中學歷,專科甚至技校都考不上的那種,也就是張元福嘴裡的“傻小子”。

    有句老話叫“災荒年餓不死油廚子”,很多家庭為了孩子有一技之長,便將他們送到烹專學習。

    因此可以想見,一個老外跑到烹專來哭著喊著要學做菜,給大廚兼職的校領導們帶去了多大的震撼。

    實打實的講,烹專主要是學習技能的,甚至早年間川菜傳承都是口口相傳,真正以文字記錄整理菜譜,乃至於深入研究川菜歷史的,都不是真正的廚子,而是類似周至這種“文化人中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