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八十五章 奠基者們

    而剛剛周至和池薛荔討論的三本書,在周至眼裡脈絡分明邏輯清晰,基本上過眼就會,基本只能算作是“入門級”和“科普級”的內容,混沒有想過這門課在其他人眼裡末日級的難度。

    更是因為如此,才讓池薛荔感覺很受傷,然後周至告訴她說這個沒什麼的,只要你把《說文解字》加註四次句讀,這門課基本就難不倒你之後,池薛荔感覺受傷更深了。

    你明明都已經這麼聰明瞭,怎麼還敢比我更加努力?!

    被這個十八歲的臭弟弟在智商和情商上碾壓,池薛荔已經習以為常了,乾脆直接問:“少扯這麼多,我就問你,你覺得那樣推廣會有效嗎?幾個人會因為師祖祖的幾句話,就響應號召,投身於這麼枯燥無趣的學問當中?”

    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因為大數學家陳景潤,大家都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那麼漢語言學的明珠,毫無疑問,就是文字訓詁學。

    因為它是一切漢語言表達應用的最最根基。

    “火”這個字,它是怎來的,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要這樣讀,以前怎麼寫,以前怎讀,如何一步步寫成現在這個樣子,如何一步步讀成現在這個樣子……

    這個字最早是什麼意思,後來有引申出哪些意思,為什麼會引申出這些意思,後來又如何變成了部首,發展出了哪些文字……

    這個字,在漢語語法中有多少種詞性,它們是如何被這樣用起來的,有那些歷史資料記載了這些用法……

    浩如煙海,有不少內容興趣盎然,但是也有不少內容相當枯燥乏味。

    屬於訓詁學重要內容之一的音韻學,毫無疑問就是最最枯燥乏味的那種。

    就好像普羅大眾不可能因為大數學家幾句號召就會對數學產生興趣一樣,他們也不可能因為辜幼文的幾句話,就對諸多中文系學生都視若畏途的音韻學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