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五十一章 衙內做派

    因為《水滸傳》等原因,衙內這個詞兒歷來就不是好詞,但是如高衙內那樣坑爹的衙內必定是少數。

    更多的子弟,卻是從小就在父兄指導下苦讀,小小年紀就開始“觀政”,長大後中舉之前就在衙前奔走充作書辦、幕僚經歷實務。

    周至相信一點,就業面越狹窄的時候,內卷就越厲害。

    這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上層建築,是不以後人的胡說八道為轉移的。

    周至並不認為自己是衙內,老爸就一個縣局的局長,目前有上調市局做副局長的風聲,但是放在古代,從行政級別來說雖然已經可以屬於“官僚”,但從職務來講依舊屬於“吏員”。

    只是周家的家風便是如此,任何人都有說話的機會,如果講得有道理,並不以身份的不同而區別,更多是一視同仁。

    這樣的討論也的確鍛鍊了周至的很多能力——邏輯,思辨,演講,辯論,遊說……

    其他人其實都已經習慣了這餐桌上的嘴炮王者,唯獨第一次見識到的劉大川認為……

    人的名,樹的影,當真是實無幸致。

    “這些你其實可以寫成一篇文章嘛。”老爸說道:“就叫《夾川水利設施現狀考察報告》,現在你和華叔叔也相熟了,到時候給他看看,有用沒用由他來決斷,比你在這裡空口大言的誇誇其談好得多了,是吧?”

    “那樣就沒法做了。”周至搖頭:“現在縣裡財政本來就困難,有些事情,要說做吧,那是真該做;但是要說錢,那是真沒錢。”

    “所以如果報告交了上去,要說有道理吧,是真有道理;但是要說做吧,那條件是真沒有,這樣搞不反而是為難華叔叔嗎?”

    “那你說該怎麼辦?”

    “利用工商局對口扶持的名目,先力所能及地弄一個可以推廣的小項目,讓縣裡看到成效,之後再把報告交上去,讓縣裡套用模式,加以引導,這樣才差不多能夠讓事情做得起來。”

    “好在今天沒喝酒。”老爸來了興趣:“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