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四十七章 印章

    整個印有如一個秤砣,頂部帶皮,也如蜜蠟氧化後的那種形色,皮子被頂部的綹本來應該是瑕疵,卻被雕刻成了一團系紐的繩子。

    紐下的皮子上,順著綹花,刻出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當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意境的畫面,畫面裡還留了兩個篆書小字“黔安”。

    從三分之一往下,三面都是完美的凍料,上手滑膩細緻,手感真和血珀有些類似。

    唯一留皮的一面,同樣用竹雕的“留青”手法對石皮做了藝術加工,滿雕了一首詞。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字體和詞都非常熟悉,詞是蘇東坡的《行香子·述懷》,字體則是蘇東坡得意門生黃庭堅的字體。

    底部的印文則是五個漢章篆體。

    “這是啥字?”衛非問道。

    “一句詩文,或者說箴言——道義更相親。”

    “好東西?”

    “不知道,但肯定時候宋後的了,因為這首詞時候蘇軾的,而當時印料崇尚青綠色如青田石的封門青,壽山石的艾葉綠,所以這印章多半是崇尚黃色明清兩朝時候的東西了。”

    “挺大個的,這得有八兩了吧?”衛非接過去顛了顛:“跟一團帶蠟的蜂蜜似的,管它啥時候的,擺你書桌案頭上肯定好看。”

    這時候五舅出來了:“看這些就能看得飽的?先將它們扔這兒,來來來,開席了!”

    衛非將印章往木盆裡一扔:“那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雖然吃得晚,但架不住一路的車顛,都給顛下去了。”

    “這同學說得對。”五舅笑道:“不過沒有說全,無酒不成席,咱們先喝酒,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