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一十九章 豬兒粑

    為了降低粘度,豬兒粑的皮料裡不能用純糯米粉,還要加四到五成的大米粉。

    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讓蒸好後的粑粑不沾蒸布不沾手不粘牙,這是有實戰意義的特性。

    老時節裡,插秧之前的大早上,主家和幫忙的人,大家一起集中到田邊,主家娘子揭開大藍子上面的遮布,大家拿手抓起粑粑吃完,立馬就下地幹過。

    所以這粑粑可不能粘粘連連的,那是主家娘子手藝差了,耽誤時間。

    要做到那一點,皮料生的時候,粘性就更差,因此豬兒粑不能和湯圓那樣搓,一搓就破,需要用“拍”的手法,才能包得起來。

    周至就這樣悠閒地做著粑粑,不緊不慢的效率其實還可以,等到外婆起來,冰箱冷藏櫃裡已經放了四格了。

    “乖孫起來得早呢。”外婆開始起床的第一件事兒,給自己腰上繫上圍裙,然後抬頭看了長長的陽臺上頭掛滿了的臘肉香腸,鬆了一口大氣:“乖孫啊,我昨晚做夢夢到肉沒了。”

    “啊?”

    “然後我就找啊,到處找啊,你猜最後在哪兒找到的?”

    周至就覺得好笑,家裡從來沒有掛過這麼多肉,這還給外婆整出心理負擔了:“外婆,那最後在哪兒找到的?”

    “在新屋基找到了!老五給搬自己家去了你說這個背黴的!”外婆就抱怨:“還給掛豬圈屋上頭!就算是偷妹子的那可也是肉,怎麼都得掛灶火上頭啊!”

    “不給火氣向著,那是要長黴的!”

    “哈哈哈哈……”周至笑得都不行了:“好在是場夢啊,要不然五舅的屁股該受苦了吧?”

    “那是。”外婆看著陽臺上的肉,有轉為了擔憂:“這裡也沒有火氣向著……”

    “那就吃快一點。”周至笑道:“爭取三月天氣回暖之前,吃到剩下的能進冰箱。”

    “那可真成敗家子兒了!”外婆笑道:“乖孫別瞎說,臘肉吃不過中秋,那還敢叫人家戶?媒婆都不願意上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