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兩百零四章 糖碌

    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總不能你自己只管負責評判,卻把證明自己對錯的工作,都丟給別人去完成吧?

    對此周至也是服氣的,因為後世網絡時代到來之後,可不就有這樣一大類的人,他們就是永遠只管輕易評判,卻從來不通過自身的認真研究和實踐去證明它。

    甚至最後連評判都不用了,思考也不用了,只管轉發就好。

    比如各種水果,只要沒見過的形狀和大小出現,都是轉基因;比如肯德基的雞翅膀來自渾身長翅膀的雞;比如高鐵會修到印度尼西亞……

    他們絕不會去思考轉基因這等重要技術,首先只會拿去解決世界糧食危機這種大課題,因此首先肯定會用在主糧和油料作物上;

    他們也絕不會去思考如果有那樣渾身翅膀的雞,會對人類醫學的器官組織培養和移植是多大的突破,那樣的技術絕不可能只用於讓肯德基不缺雞翅膀用;

    他們也絕不會去查中國到馬六甲海峽中間需要經過多深的海溝,以現在的科技能不能夠造出那麼高的橋墩;或者說有沒有那樣的浮橋技術,能夠抵禦洋流和風暴。

    管它的,轉就對了。

    那類人同樣懷著家國情懷,最終轉化成了那類只管評判,不去證明;只管批判,從不自省的人群——網絡屌絲和暴民。

    為了防止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周至只好老老實實服從乾爹的指示。

    做糖是島上的傳統工藝,雖然已經是鄰縣,但是周至依舊認真地採風記錄下來。

    這些東西其實小夥伴們也不大感興趣,但是正處於中二時期的少年們自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那就是既然發現了一件“新奇”的玩意兒,那就一定要通過掌握它來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因此中二少年們就和這臺“糖碌”徹底槓上了——不用這臺石碌榨出甘蔗汁兒來,這趟中壩之行就是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