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561章燒糧害民可為否

  田將軍,您當然也是對的,我也知道,但我有些婦人之仁,見不得百姓受苦,更不忍自己成了劊子手。這,您應該也能理解,對吧?

  短短一句話,瞬間將兩方都安撫到位,接下來他不論說什麼,都是對自己“短視”和“婦人之仁”的詮釋,人家都已經提前道歉了,你還能再批評不成?

  上首的趙括聽著虞卿的兩句話,頓時對這個歷史上一筆帶過的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當即一個念頭便出現在了趙括的腦海之中——禮部的尚書,好像還空著呢?當了五年的侍郎,也該升一升了,否則年輕人會失去幹勁兒的。

  就在趙括心中yy之時,虞卿的話語再度響起。

  “微臣就在想啊!能不能既把秦軍的糧食搶了,又讓百姓有糧食吃,哪怕是少點?”虞卿接著說道。

  “怎麼可能?”田單隨即搖頭道:“且不說我軍若是搶糧,與“結硬寨,打呆仗”的宗旨相違背,即便是我軍真的奪了糧草,若是再發給百姓,秦人可不會管百姓的死活,恐怕要不了兩日,好不容易奪來的糧食就會回到秦軍的手中。”

  話音落,一旁持不同觀念的平原君也點起了頭,顯然對於秦軍的殘暴,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能有剛剛如此精彩發言的虞卿,自然也不會是隻有這樣的水平。

  接著田單的話語,虞卿隨即便接著肯定田單的話語說道:“是極是極,若是百姓還在秦軍手中,我軍也根本無法給百姓發糧啊!”

  一句明顯的廢話之後,虞卿終於說出了他的意圖:“既然糧食發不出去,那就讓百姓們過來嘛!”

  話音落,眾人頓時明白了過來。

  “你是說,讓軍營接納,哦,不,軍營接納不了那麼多的災民。上黨郡?”平原君恍然大悟地說道:“讓上黨郡接納流民?”蘇丹小說網

  “上黨郡能接納這麼多的流民嗎?”田單有些不確定地皺眉。

  “當然不行。”平原君當即擺擺手道:“周王畿之百姓,少說也有五六十萬,即便只有一半走到上黨,也快接近二三十萬百姓了,這幾乎是上黨郡內百姓的一半了。驟然多出這許多的人口,不說別的,不動用軍糧的情況下,即便打開去年剛剛設立的常平倉,恐怕也堅持不了十天半月。”

  作為首輔,又是總管大軍後勤的平原君自然是最清楚前線的情況,虞卿的建議或許是個好建議,但無奈,趙國的國力還是太單薄了些。

  如果再給趙國哪怕三兩年的時間,多建四五個常平倉,別說區區二三十萬人,就算是五六十萬人全都來了,都不是問題。

  平原君的話音落下,虞卿和田單的臉上明顯有些落寞。

  果然,即便是田單,也並不願意做那燒糧害民之事。

  “能否在路上設卡,只讓少量人員過去?”田單有些不甘心地問道。

  這顯然是不行的,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自己到不了,這不關趙國的事情,可到了不讓進,這就涉及到一個公平的問題,搞不好會出大事情的。

  更要命的是,若是造成了骨肉隔離,恐怕即便進了趙國的,也對趙國不會有任何的感激之情,甚至是養虎遺患了。

  田單將軍顯然也是有些急中出錯了。

  只是,不待平原君反駁,趙括的聲音卻是先行響起:“如果,舉我趙國全國之力呢?”

  聞言,眾人顯然又是一驚!

  舉全國之力?這是多大的魄力,要知道,一郡的糧食沒了,無非就是勒緊褲腰帶過一年苦日子就是了。可一國的糧倉見底,那可就不是苦一苦的問題了。

  長平之戰的悲劇還盡在眼前呢!

  為了百姓,把整個國家都逼到危險的邊緣,這顯然不是一個理智的君主該做的事情。

  可偏偏眾人卻沒有提出質疑。原因很簡單,這或許是解決這個兩難的問題的唯一辦法。

  為了數十萬百姓,為了趙國的長治久安,這個險,值得冒。

  幾乎瞬間,眾人便在眼神中達成了一致,隨即眾人齊齊地便看向了平原君:到底行不行、夠不夠,還得看這位首輔的。

  與此同時,平原君的腦子也正瘋狂地運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