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 作品

第562章取之於民用於民


  “稟我王。”平原君乾脆也不默算了,反正也是要再與王上說明一遍的。

  當即,平原君就開始念唱了起來:“因北地滅胡之要,日前已取中山郡三分之二存糧,邯鄲郡之三分之一存糧,共計約百萬擔,入代郡以供大軍之用。

  隨後秦軍東出,為保上黨駐軍糧草充足,調中山郡所剩存糧約三十萬擔入上黨郡,移邯鄲郡另三分之一,計四十萬擔存糧入中山郡;

  同時調河間郡存糧之大部,約二十萬擔入邯鄲。”

  “等等等等。”趙括快被平原君的碎碎念給弄瘋了,趕緊打斷道:“平原君,你就說咱現在每個郡還有多少糧食可用就行。”

  “好。”平原君點點頭,隨即繼續說道:“先是上黨郡,目前存有軍糧約有七十萬擔,皆乃為洛城之戰預備的軍糧,且今年秋收之糧也當為洛城之戰準備。此份糧草是萬萬不能動的。至於常平倉中,目前存糧尚不足十萬擔,若是來人超過三十萬,則恐不足十五日之用也。”

  眾人聞言,倒也並不算意外。

  可別認為這七十萬擔糧草很多,要知道光是在洛城前線的大軍就有八萬之中,上黨郡中七萬大軍也已經集結,隨時增援。

  換言之,足足一十五萬大軍囤積在了上黨郡內。

  這七十萬擔軍糧,也不過堪堪夠這一十五萬大軍堅持四個月的,這還是幾乎不折算轉運的耗損的情況下。四個月,剛剛好是秋收之後的一個月後。一個月的時間,足夠秋糧歸倉的時間。

  顯然,這是經過平原君、呂不韋等戶部官員們精密的計算的。

  少了,不利戰事自然不行;

  可多了,損耗也就多了,要知道,即便是從最近的中山郡轉運糧草,其損耗也要高達一至兩成。若是能少轉運哪怕一萬擔糧食,減少的損耗都夠一鎮百姓數月的糧食了。

  而剩下的不足十萬糧食的常平倉,也就堪堪夠可能到來的三十多萬百姓十五日之用,這還是最低的標準下的時間。

  趙括隨即在心中默默地記下了十五日這個數字。

  “至於中山郡,計有存糧四十萬擔,暫未建立常平倉。邯鄲軍存糧約六十萬擔,另有常平倉約十萬擔。不過邯鄲之常平倉,頗具象徵意義,非到萬不得已,微臣不建議開啟。”平原君繼續說道。

  邯鄲作為趙國國都,常平倉的制度也是從此而起,目前也僅僅在前線的上黨郡施行,上黨郡貼近戰場,又可直視流民來往之困頓,開倉放糧,百姓也當能理解。

  但邯鄲卻不一樣。

  作為趙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若是邯鄲動用了常平倉,不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會被認為是趙國出現危機的信號。

  恐怕各地的商賈、甚至是普通的百姓都會產生逃離的情緒。

  身為資深a股韭菜,追高拋低的事情,趙括再明白不過了——這是人的天性,根本無法扭轉的那種。

  因此,趙括對於平原君的話語也是持肯定的態度的。

  不過,聽平原君的話語,略略算來,就只中山和邯鄲郡的糧食就有百萬之眾了,若是按照最低的標準,可以延續一百五十日之久,好像距離目標值也不算太過遙遠了吧。畢竟剛剛說的代郡可還有百萬糧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