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瞻臺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維我四方無畏猛烈豪雄,前來斬龍!

  安霓旌忽然想起身旁蓮厄佛子之前所說過的那句話。

  “佛子,如今魍魎真龍將要來此,你……不殺這些該殺之人?”

  蓮厄道了一聲佛號,面色無改,不曾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我等且靜待於此,看看這葬龍城究竟會成為葬龍之地,還是會成為……陸景埋骨之所。”

  安霓旌似有所悟,心中暗道:“佛子蓮厄在爛陀寺七大佛子中排名最低。

  原來……他不曾得怒目殺生金剛之真意,心中殺孽作祟之下,還夾雜著其他的慾念。

  只是他身在其中,卻不自知。”

  白鶴騰飛,自葬龍城飛於各處。

  此刻河中道里,天才之輩不知其數。

  有些來自於名門大派,諸如大雷音寺、齊國稷下劍閣、武王宗、鑄劍府、大昭寺、平等鄉、邪道宗……

  有些來自於大伏,有些來自於齊國、南召、東河、西域三十六國……

  天下天驕中,來此河中道者不在少數。

  他們行走在河中道里,尋找鹿潭所在。

  南禾雨、洛述白結伴而行。

  平等鄉那個少年天王肩頭依然扛著大旗,行走在逃荒的人流中。

  那大雷音寺有長髮行者揹負觀音法相,站在山頂,受到了下方災民的朝拜。

  大昭寺神秀和尚愁眉苦臉,看著光禿禿的山嶽,嘴裡嘟囔著……

  “沒有肉吃,這可如何是好?”

  他身旁那位小沙彌也咬著牙,飢腸轆轆。

  尺素與陳山骨看到了天上的白鶴,正在疑惑。

  燭星山上的白蛇被虞七襄說動,想要去尋陸景,去看看這位能被道宗宗主大人百里清風連口稱讚的大伏白衣,究竟是何等的人物。

  虞七襄與那白雲渺騎著蛟龍,遊走於雲霧中。

  卻見遠處一隻白鶴飛來,白蛇有些詫異,不見那白鶴蘊含生機,卻攜帶白光於雲間翔舞而來。

  反倒是虞七襄,落目之處,看到白鶴翅膀上的文字,猛然間閃過一絲喜色。

  “咦?”

  “那是……陸景先生的字!”

  虞七襄驚呼一聲。

  雲霧以下的大地上,災民結隊而行。

  一位滿身襤褸的孩童前,卻有白鶴落下。

  白鶴身上泛著白光,如同仙鶴一般,讓那些飢腸轆轆的災民不敢靠近。

  滿身襤褸,已經沒有多少精氣神的孩童卻緩緩靠近那白鶴。

  他看到白鶴羽毛上的文字,眼中泛起一縷霧氣,耳畔隱約傳來一陣陣誦讀之音。

  於是,這稚嫩的孩童就隨著那道聲音一同誦讀……

  數百白鶴遍佈於河中道。

  少年稚嫩的誦讀聲,卻似乎被某種力量傳遞到每一隻白鶴的身上。

  白鶴飛過,河中道皆有誦讀檄文之聲!

  【自古萬物生靈臨御天下,其中有人屬劃居陸山建國,有妖分去青萍海造嶼,天下龍屬俯首於人君之下,拜服於崇天聖君以奉大伏,未聞龍屬居中央太玄以威視天下也。

  然!

  自北秦秦火燃遍天下,北秦懸陽大日威照凌天,龍屬自命威重,以力自恃,恃天地所鍾而橫行跋扈,行惡孽禽獸食人之舉,忘大伏天威,自覺龍屬凌於世人之上,視萬千生靈為草芥螻蟻,致使無數生靈成白骨,沒於龍蟠陣之下!

  殺生靈養自身?

  大伏威勢、聖君威嚴、天地德行、百代學問之下,仍無半分敬畏,與牲畜無異!

  陸景本太玄人士,因殿試奪魁,為眾所推,為聖君親點,執律法雷霆,為大伏白衣執律!

  陸景入河中,見魍魎龍屬憑力跋扈,吞血食肉,無復尊聖君、庇眾生之意,反為生靈之巨害,遂斬孽龍於原夏河畔,其後殺魍魎真龍二十有七,皆為禽獸虎豹之輩。大道之行,蓋天有公義,陸景既執雷霆律法,自有還死民公義之責。

  然龍屬殺生靈而不覺行惡,卻以龍屬之死而動干戈,圖以老龍輔以數百龍屬入河中,行專橫之舉,復龍蟠之陣!

  陸景德薄能淺,獨仗善、責二字為本。

  上有日月,下有君民,明有浩蕩長河之水,幽有殉難各生靈之魂魄,今日陸景改長柳之名為葬龍,邀天下生民修行者,斬妖龍,行天運循環、救濟生靈之責!

  檄有筆墨白鶴相送於河中,維我四方無畏猛烈豪雄,前來斬龍!】

  ps:寫這章死了好多腦細胞,大家投點月票喔,感謝感謝。

  寫這章死了好多腦細胞,大家投點月票喔,感謝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