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7章 與魏徵2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羅雲生所謂的廢話,讓魏徵對於自己所行之事豁然開朗,自己多年所做之事,有意無意的,不都匡扶百姓麼?

    只是他卻是從憐憫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從未與國家安危聯繫起來。

    若是正如羅雲生所言,國家覆滅,其實與百姓息息相關的。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這句話說得不就是一個黎明百姓可以欺辱,但是千千萬萬百姓便是天,欺天乃是亡國之禍。

    若是說之前,魏徵只是將羅雲生當做聰慧的少年,現在魏徵則是將羅雲生當成治國老成的大臣,甚至他覺得羅雲生應該坐在在政事堂亦或是弘文館,給天子授課。

    對於魏徵這種站在巔峰的臣子來說,人生中再也沒有比能得到點撥更快樂的事情了。

    魏徵只覺得神清氣爽,求學的**從心底噴薄而出,讓他越發的神采奕奕。

    而且羅雲生只是理論,魏徵卻實踐經驗非常豐富,二人從民生、律法、經濟、戰爭發發面面談論起來,結果一直說到天亮。

    期間沒良心煤都換了兩次。

    “小子,來來來,你我去榻上繼續!”

    別看魏徵一把年紀了,求知之慾還真的強烈。

    羅雲生卻擺擺手道:“魏公,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則其政舉。

    其人亡,則其政息。

    想要千秋萬代,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只是順應潮流,給後人埋下種子而已,強求不來的。

    這也是小子為何有心,卻不肯堅持的原因,因為這是一條徒勞無功之路。”

    “你這小子,怎麼這般洩氣,剛才談及民生、商業,你不是都說的頭頭是道嗎?”

    魏徵正在興頭上,哪裡肯放人,“老夫為官多年,知道你所言之物,若是能推廣開來,勢必會打造一個偌大的盛世。”

    “魏公,此言差矣,吾義弟年幼,正在長身體呢。”

    羅雲生尚未開口,一旁卻有一道突兀的聲音傳來。

    二人嚇了一跳,卻見是李承乾和李治兄弟二人,以及徒弟楊明空,不知道何時出現在書房裡。

    尤其是李承乾,又跑了一趟,也不嫌棄麻煩。

    李承乾托腮,李治和楊明空拿著小本本飛快的揮舞,一如當年在羅家莊的模樣。

    “你們何時來的?”

    魏徵奇怪道。

    “你們涮羊肉吃到一半的時候。”

    李承乾絕望道:“說實話,三個大活人推門而入,你們二位依然能談得那麼盡興,絲毫不為所擾。”

    “那你們兩個小傢伙在做什麼?”

    羅雲生笑著說道,跟魏徵對飲長嘆一宿,確實累得不輕。

    “師傅和魏公所談治國之道,如黃鐘大呂,發人深省,太子殿下讓我二人記錄成冊,做一本秉燭夜談錄,有朝一日刊發天下,讓朝野的官員都看看,什麼叫做治國之道。”

    楊明空看向羅雲生眸子發光道。

    “我與魏公所談,乃是私事,你們幾個知道即可,莫要對外談及。

    否則定然逐出師門。”

    魏徵今日也喝的有些嗨了,來了人也沒有注意。

    見到三個孩子都聽得那麼認真,還做了記錄,心中頓時有了後繼有人的感覺。

    往日裡太子可是不會這般好學的。

    看著羅雲生精疲力竭的樣子,知道年輕人精力不濟,便有些意猶未盡道:“明日再談,老夫也好打打牙祭。

    沒想到這鍋子,還挺配綠蟻,這一宿都吃著熱乎的,肚子是暖的,聽著治國之道,心裡是暖的,後繼有人,後繼有人。”

    “都是扯淡,都是扯淡,出了門與吾無關。”

    羅雲生搖搖晃晃,感覺腦袋已經不是自己的了,“我要回家一趟,巡視下生意。”

    “小子,你答應老夫試毒期間,要陪著老夫的。”

    看著羅雲生離去的背影,魏徵高聲道:“你若是不來,老夫可是要上奏摺彈劾你的。”

    “知曉了,知曉了。

    聒噪。”

    羅雲生起身離去。

    門外,密密麻麻站滿了百姓,翹首以盼,數不盡的武侯和不良人站在魏府門前維持秩序。

    “出來了,出來了,這煤石果然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