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38章 招募流民做工

    第138章 招募流民做工

    自從羅雲生髮現大批的流民湧入長安,李承乾就沒有得過閒。

    這些人被安置在芙蓉園。

    其中最難受的便是李泰了,這裡本來是父皇送給自己賞景的,如今這裡的被賞賜給羅雲生不說,花草魚池還全都被銷燬,成了一片片空闊的場地。

    李承乾則帶領著一群皇子,安置這些流民,搭了一些草棚子。

    這些人算是羅記的臨時僱傭工,每日五更天李承乾便安排工人,開始煮粥,讓這些流民過來吃粥。

    這是李承乾第一次真正意義的組織一件事情,李恪、李泰等兄弟都陪在一旁,管理流民的管理流民,算賬的算賬。

    這些流民就這般神奇的安置下來,每日大家有序領粥,沒有任何的混亂。

    這讓每日提心吊膽,擔心長安發生騷亂的長安縣官員嘖嘖稱奇。

    因為現在窮人很多,芙蓉園裡的粥送的又稠,出現冒領或者重複領的現象應該是非常正常的。

    可李承乾卻依照兵法,給每個百姓派發了兵牌,然後每一次領粥,都會核對具體姓名,並在兵牌上留下印記。

    而且喝了粥的人,也不能白喝,要去芙蓉園裡,領取工具做簡單的體力活,清掃積雪,或者平整場地。

    一日的工作下來,還能領取幾個通寶,雖然不至於夠他們買一件嶄新的衣物,但是卻給了這些人念想。

    此外李承乾還給這些人率先安置了火爐,保證這些人不至於在草棚裡被活活的凍死,雖然不是那種經過加工過的蜂窩煤,卻也燒的暖暖的。

    一家鐵爐子,一截管子不值幾個錢,卻可以讓流民們,睡個暖和覺。

    再有就是,每個人都發了一個面巾,用來蓋住面部,防止有人生寒,感染了他人。

    另外就是在芙蓉園東西南北四處都挖了巨大的茅廁,分男女使用,要求每人必須分男女如廁,如果有違反規定的,立刻逐出芙蓉園。

    李承乾每日都會在現場忙碌,指揮大家工作,大家都記住了他的模樣,知曉他是恩公的兄弟。

    他和羅雲生都成為流民心中,聖人一般的存在。

    李世民知道此事後,特意派官員來觀摩,當這些官員瞭解到現場的情況之後,都紛紛嘖嘖稱奇,說太子身為儲君,能體察民情,救民疾苦,乃是明君之相。

    每當回宮,聽朝臣們稱讚自己,李承乾都會表面謙虛,心裡卻美得不行。

    連李泰、李恪兄弟幾個都經常把胸脯挺得高高的,頗為驕傲。

    尤其是李泰,覺得原來這個世界有比詩書更有意思,更讓父皇開心的事情,那就是追隨兄長,解決百姓。

    唯獨李治總是能收到師姐代老師送來的作業,要求他務必完成,感覺壓力頗大,一天的快樂都沒有了幾分。

    李世民聽了李承乾聽了官員的稱讚,表現的非常謙虛,對兒子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之前兒子的性格,他是非常清楚的,那是個誇兩句尾巴就能上天的傢伙,這一次竟然變得謙虛、不居功自傲起來,這讓李世民如何不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