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61章 新造槍工藝和新農作物

  這下又有幾百鍛打半成品槍管的工匠失業了,被分流到鐵器工坊,甚至是火藥工坊。

  關存旭不知道的是,李向東又在計劃讓科學院研製水力鍛打機械,到時連鍛打鐵棒的工匠又要下崗了,估計關存旭又得鬱悶了。

  火器工坊開始全面應用水力機械生產槍管,馬力全開,只用了半年時間,就製造出來1.5萬支質量穩定、口徑統一的新式火繩槍。

  提前半年完成任務,還節省了大量經費。

  3萬人民軍火繩槍的配備率終於達到了50%。

  由於前期各團充分貫徹了李向東的理念,“寧讓人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用有限的火繩槍對士兵們進行輪訓,士兵們早已經初步掌握火繩槍使用。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增加士兵使用火繩槍的熟練度,包括刺刀的刺殺訓練,學習火繩槍三段擊戰術。

  這下彈藥的供應開始吃緊了,彈藥工坊開始叫苦不迭起來,加班加點生產彈藥。

  好在從火器工坊分流過來一百多人,讓彈藥工坊壓力減輕不少。

  ------

  “司令,你讓我們種植的玉米、馬鈴薯、紅薯已經都收穫了,商南那邊已經把所有的收穫運過來了。”後勤部部長葉康傑滿臉欣喜之色。

  “太好了,收穫怎麼樣?”李向東放下手中的文件急切地問道。

  根據地要想渡過小冰河時期的災害,就靠這幾樣作物了。

  “玉米畝產550斤、馬鈴薯畝產1900斤、紅薯畝產1800斤,真是老天爺保佑。”葉康傑興奮用手比劃著。

  “畝產才這麼點?”李向東聽了卻有點失望,在他印象中,玉米的畝產不是應該有1000-1500斤嘛,怎麼直接給了腰斬了,還再打折。

  “這還嫌少?小麥畝產也不過200-300斤,這玉米畝產650斤直接翻倍,馬鈴薯和紅薯畝產差不多2000斤,是小麥的6-8倍,簡直是逆天了。”葉康傑一副難以置信的神態,似乎在說你不會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吧。

  “小麥畝產才200-300斤,這麼少?”李向東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你以為有多高,要不然老百姓經常都吃不飽,在青黃不接的季節,基本上都是靠粗糧和野菜度日。”葉康傑一副失望的眼神望著李向東,還真是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傢伙。

  不過葉康傑轉念一想,人無完人嘛,李向東對農事,雖然不太瞭解,但卻有超乎常人的眼光,這幾樣作物還是後者引進來的呢。

  “咳咳,我不是沒種過地嘛!”李向東尷尬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