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義軍 作品

第61章 新造槍工藝和新農作物


                 前段時間科學院終於找到合適的材料做鑽頭,初步解決了鑽頭的問題,並開始直接用鐵棒鑽槍管,但這樣製造出來的槍管質量並不好,內部有很多細小的沙眼,炸膛率比手工鍛打的短管髙。

  “司令,幫我分析一下,為什麼用鐵棒鑽槍管炸膛率高。”葉康豪見到李向東彷彿是見到了救命稻草。

  “那我們就要比較一下,為什麼用鐵棒鑽出來的槍管容易炸膛。”李向東用後世的5why(5個為什麼)分析方法一起分析查找原因。

  “用鐵棒鑽出的槍管沙眼比較多,一個用半成品鐵管沙眼比較少。”

  “為什麼鐵棒鑽出的槍管沙眼比較多,用半成品鐵管沙眼比較少。”

  “鐵棒是鑄造出來的,而半成品鐵管是鍛打出來。”

  “為什麼鑄造出來的鐵棒沙眼比較多,鍛打出來半成品鐵管沙眼比較少。”

  “難道是因為鑄造出來的鐵棒裡有細微的空氣泡?半成品鐵管因為是不停的鍛打的緣故,裡面的空氣泡被趕走了?肯定是這樣的。”葉康豪拍了一下大腿興奮地大叫道。

  “這鑄造出來的鐵棒需要鍛打一下,除去裡面的空氣泡,對,就這樣預處理一下。”葉康豪手舞足蹈起來,興奮地像一個小孩子。

  葉康豪直接丟下李向東,轉身去實施改進方案去了,留下李向東一個人在風中凌亂,不過李向東已經習慣了。

  過了幾天,科學院那邊傳來好消息,經過鍛打處理的鐵棒,鑽出的槍管效果非常好,甚至比傳統方法制造出來的槍管要好很多,使用定裝紙殼彈藥幾乎不發生炸膛。

  技術改進後,槍管的生產速度提上去了,質量還大幅提高了,這真是意外之喜。

  另外,實現機械化大批量生產後,槍管的口徑尺寸更加均一穩定,以後再批量生產鉛丸,可以讓鉛丸和槍管的尺寸更加貼合,減少口氣,可以鉛彈打得更遠,更準。

  於是火器工坊採用新的技術生產火繩槍,速度大大提高,月產3000支,而且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製造成本由原來的3兩白銀/支,降低到5錢白銀/支。

  這就是機械化帶領的好處。

  財務處的吳志高為此笑得合不攏嘴,積極贊成擴大科學院的規模,也深刻的理解了司令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

  而火器工坊的管事關存旭卻鬱悶了,前一段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幾百鑽膛工匠培訓成合格的鍛打槍管工匠,現在技術改進了,又不需要人工鍛打半成品槍管了,只需要鍛打出合適出現的鐵棒就行了。鍛打鐵棒就簡單得多了,沒有多少技術含量,1個人一天可以鍛打出幾十上百根鐵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