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燕王賑災,

  眾人聽到蔡懷水的話,都紛紛點頭。佔金國和張翔對視了一眼,站起來說道:“燕王,此事是不可能的。且不說按市場價買一千石米賑災要二千多萬兩銀子,就說去哪裡買這麼多糧食賑災?我們一年之內買一千萬石糧食,恐怕要把全國的糧價拉到天上去。到時候就是有銀子也買不到。”

  佔金國大聲說道:“王爺,官家把這包袱甩給我們,我們可不能接!”楊鵬看了看佔金國,淡淡說道:“賑災糧食的問題,大家不需要擔心。本王爺自有辦法解決。”聽到楊鵬的話,大家都愣了愣。救濟山東饑民起碼要一千萬石的糧食,燕王卻說得輕描淡寫的。

  燕王怎麼籌這一千石的糧食?不過楊鵬這些年的手段實在是鬼神難測,眾人對楊鵬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只要燕王說能搞定,那就一定是能搞定的。眾人於是略過了糧食來源的問題,開始討論賑災的利益問題。

  蔡懷水抽了一口旱菸,說道:“燕王,官家要我們賑災,我們就算能搞到糧食也不能白乾。一千萬石的糧食砸下去不能不聽個響兒!我們要在山東收稅!”

  張翔大聲說道:“蔡尚書說得好,官家讓我們賑災,我們要在山東收商稅,均平田賦,就像和天京新城一樣!這樣收回賑災的開支。”韓冰說道:“王爺,山東的文官雖然表面上都乖乖聽話,其實心裡還是不服我們。我看我們可以趁這個機會和官家要來山東宣威使的任命權。以後山東宣威使誰當,由王爺來定,那些地方官們自然就不蹦達了。”

  聽到韓冰的話,眾人都沉默了。山東宣威使的任命權,這個要求似乎有些大了。官家如果答應楊鵬,就是徹底分疆裂土,把山東變成楊鵬的獨立王國了。怎麼看,這條要求都是不可能的。韓冰看了看不吭聲的眾人,說道:“漫天叫價就地還價,官家提出讓我們賑災這種荒謬要求,我們當然也要回敬他幾個刁難的條件。”

  眾人這才釋懷,點頭稱是。張翔想了想,說道:“還有,我們的兵馬如今在山東是非法駐紮,法庭也不受朝廷認可。如今官家讓我們賑災,我們就要官家任命大哥為山東兵馬都監!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控制山東的軍事和司法。”

  眾人聽到這話眼睛一亮,都表示同意。將領和官僚們又討論了一會,說了一大堆。楊鵬點了點頭,最後總結說道:“好,我們就答應官家的賑災要求。不過我們提出四點要求:山東提督官銜,商稅,田賦以及由我們任命山東宣威使。”

  “如果官家答應我們這四個條件,我們就保證讓山東沒有餓死的人。”謝良友說道:“賑災起碼需要一千萬石糧食,這樣大規模收購糧食肯定會抬高各地糧價,算下來,沒有三千萬兩銀子無法救活山東一省。若是想靠商稅回本,需要十幾年。”

  眾人聽到這話,都沉默下來。如今楊鵬的銀倉裡也只有一千萬兩出頭的銀子,無論如何是籌不出三千萬兩銀子出來買糧賑災的。在眾人的心裡,這賑災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也不知道楊鵬是準備怎麼做。

  楊鵬淡淡說道:“我看這次賑災,我們只要想些辦法出來,也花不了多少銀子。那些士紳地主守著大把的銀子卻不願意賑災。我們想想辦法,讓他們出出血!”

  眾人看向楊鵬,卻不知道楊鵬準備怎麼讓士紳們出出血。楊鵬笑道:“不過首先要把賑災的糧食準備好,崔昌武你隨我來,我們寫一封正式命令給新竹的鄭暉。”

  “一千萬石的數量實在太巨大,為了不對各地糧價供需造成大幅波動,燕王計劃在各地分批購買糧食,使用船隊運輸。在北直隸買糧二百萬石。在南直隸買四百萬石。在浙江買兩百萬石,在福建和廣東各買一百萬石。”

  最後《大理寺公告》又強調了一遍精誠合作的重要,強調只要天下士紳不哄抬米價,燕王就能順利救災山東。

  張克禮看完了大理寺公告,冷哼了一聲,把報紙拍在了茶案上。他看了看自己的長子,問道:“看來楊鵬真的要買一千萬石糧食賑災。”張克禮的長子點頭說道:“父親,此事錯不了。不買糧食,他拿什麼賑災?為了這次賑災事宜,官家已經把山東兵馬都監的官職給了楊鵬,還允許楊鵬以後在山東收商稅。楊鵬答覆官家的奏章也已經公開了,楊鵬十分欣喜於官家給的官職和稅權,決心砸錢賑災,說是‘決不讓山東有一人餓死’!”

  “楊鵬這次是借賑災一事,想實際控制山東一省。這次官家和楊鵬純粹是做交易,楊鵬若是不能成功購得足夠的糧食養活幹旱的山東,官家一定會把給他封的官奪回去,商稅也一定不許楊鵬徵了。”

  “所以楊鵬這次是豁出去了,一定拼命買糧食。父親你看《大理寺公告》上的措辭,幾乎是求天下的士紳了。他也知道如果天下士紳不配合,他三千多萬兩銀子也買不到一千萬石糧食。”

  張克禮的長子頓了頓,又說道:“父親,南直隸人口二千多萬,南直隸市場上富餘的糧食也只有幾百萬石。楊鵬一下子來買四百萬石,幾乎買空南直隸,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只要我們稍微運作一下,就能把糧價炒到天上去。到時候不但讓楊鵬交出所有的銀子,還讓他無法得到足夠的糧食賑災。到時候他花光了銀子,又被官家收回官位和稅權,豈不是美事?”

  張克禮想了想,說道:“此事看上去是這個道理。但我總覺得有些蹊蹺...楊鵬也不傻,如此大張旗鼓買糧食,他難道就不怕天下的士紳抬高糧價刁難他。”

  張克禮的長子笑了笑,說道:“父親,楊鵬這次是真的腦子壞掉了。他以為他出錢賑災是做好事,天下人就都會配合他。他卻不知道天下士人縉紳恨他入骨,哪怕是背上罵名也要拖垮他楊鵬。”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