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愛琳兒 作品

第169章 “村裡”進一步完善了“兩融套現”

 滬上某券商戰略負責人告訴記者:“禁止融資買入證券用於償還融券負債,信用賬戶中現券持倉少於融資合約數量時不允許現券還券,實際上是證券公司關於優化兩融業務管理的踐行,是為了防止投資者利用融資買入證券償還融券負債方式進行不合理套現,規避公司股東繞道減持套利;同時,兩融業務准入門檻較高,一般投資者參與可能性小,補足兩融業務不正當套利窗口亦是對‘三公’原則的落實。”

 每經記者瞭解到,實踐中,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套現資金用於償還股票質押融資債務,將質押融資負債轉換為兩融負債,一方面實現融資加槓桿的目的,另一方面規避了上市公司股押到特定比例的信息披露義務。在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兩融擔保品價值波動的風險可能與股票質押風險相互傳染。

 有非銀分析師就認為,一般兩融的風險都會隨著市場低迷時間拉長而逐步暴露,當前的市場低迷已經延續較長時間,如果市場環境沒有明顯改善,後面暴露出的問題或可能越來越多。

 近期兩融熱度持續。據記者觀察,近段時間市場對於兩融的關注度頗高。對此,前述滬上券商戰略負責人認為,防範風險是證券公司開展業務的根本紅線,融資融券業務逐步走向規範化發展是大趨勢。此前根據兩融相關新規要求,證券公司陸續修訂融資融券合同,下調融資保證金比率、降低融券賣出槓桿率、階段性收緊融券及差異化規範戰投出借等,均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融券的逆週期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