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春 作品

第 44 章 考的都會!!!

第一場考試,有論一篇,判五道,再詔、誥、表三選其一,合計七道題。




三選一的可以理解為草擬公文,看考生的文書寫得怎麼樣。




判則是律法相關,跟現代的法學生考試類似,提出一個案件,考生要依律法論述,再說明違法的點,然後給出處理意見。




這兩樣對謝星珩來說,比較容易考。




他初來古代,想理解規則,當朝律法和前朝律法都有看過。文書格式他在行,這算普通“翻譯”,輕鬆搞定。




難點在於,他生長在紅旗下,思想觀念和當代統治者有著本質區別,案件上,是要講禮法、固權勢,還是適當展現“溫度”,法理之外,還有人情道德。界限很難拿捏。




若求穩,則泯然眾人。




太出格,也會被摁下去。




最後一道論,是論文說理,在第一場相對簡單的題目,看考生思維是否清晰,有無官員必備的說理能力。




第一場是純學識上的考驗。第一場開始,就是對考生的基本素養考驗,看他們有沒有當官的潛質。




謝星珩押對了題,論的題目是朝廷所關注的現實問題——天災。




運氣也挺好,主題是水患。




論點則很奇怪,就差直接貼臉問“你覺得這個災禍是因為帝王無德嗎?”




都能來考舉人了,應該沒有人會憤憤難平,對著天子懟臉開大。




謝星珩很喜歡這道題目,他有科學觀,可以根據地理情況,給出合理分析。




皇帝當然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因為當地的水力設施不完善,也沒有抗洪分流的計劃,全靠人力硬抗。




而這個問題,細分下去,又能均攤到各地官員身上。




遭災地區的官員,本來就會被問罪。比如說楓江的知縣,他要是活著,也得因縣內數十萬百姓被水淹而償命。




別說什麼跟他沒有關係,他也不想。




他是當地父母官,出了事總要有人承擔。




應災工作得當,收尾有條理,沒造成過大影響則另說。




否則誰管他冤不冤?朝代如此。




因論文指向,後面的公文主題,也是災情相關,屬於陳述意見。




謝星珩仔細看了看,這意見也很有趣,是請天子開祭壇,向天祈福的。




單純字面意思,祈福就是祈福。




王權統治上,需要給百姓的信心與凝聚力,君王祈福,不論有沒有實質性作用,給百姓的安慰是實打實的,這是強心劑。




可論文都在論天子有沒有德了,這祈福的另一層含義,不就是“請罪”嗎?




罪在君王,百姓何辜?




眾所周知,皇帝是不能罵的。




謝星珩稍加思索,決定了意見核心——雙管齊下。




祈福是要祈的,既然是為了安定民心,那可以先宣發,廣而告之,展現天子仁德。




日子別急著定,問就是欽天監要擇個




良辰吉日。




良辰吉日怎麼來的?




當然是各地賑災官員給的。




提前設置好目標進度,差不多日子再上臺祭天,前腳祭完,後腳出結果,這才是正確的祈福方式。




祭完再讓官員出發,百姓苦哈哈的,祭了跟沒祭一樣,回頭還得說皇帝心不誠。




提綱寫好,謝星珩再看五道判,看完他差點笑了。




簡單來說,一群餓得要死的百姓,闖進府縣的糧倉,具體行為有:




1.頭領組織。




2.壯漢衝鋒。




3.打官兵、綁官兵。




4.羈押知縣。




5.連吃帶搬。




……




五合一題型。




跟謝星珩溫書看的題目都不一樣,這應該是某個遭災縣衙的實際案例。




所謂法不責眾,這麼一大批的百姓,舉著鋤頭都能造反了。農民起義在史書裡不少,是個君王都會怕。




但把災民打成反民,這個皇帝也做到頭了。




以後再出難民,百姓們可不會傻傻等了,趁著沒餓昏頭,有把子力氣在,拿起鋤頭就是幹。




謝星珩核心提綱是:什麼闖進糧倉?這難道不是朝廷的賑災地嗎?




官民不要搞矛盾,吃都吃了,還能讓人吐出來啊?




當地官員也有毛病,災禍臨頭,不開倉放糧,還等著百姓自個兒去拿,沒眼力勁兒。




被綁了活該。




所以什麼打官兵,什麼押知縣,都要論證思考。




退一步說,百姓們餓得要死了,還記得綁上他們,就不累嗎?




朝廷要查,要嚴辦。




官是好官,就說他們與民同樂,開倉放糧過程裡,被“擠”到了牆角。




若是貪官汙吏,為惡一方。這就很好辦嘛。




趁著群情激奮時,斬首示眾——律法就是如此說的。




這場考試,他狀態在線,越寫越是好。




天冷,衣服穿厚了不好活動,他脫了答題,手凍得僵,這麼一通狂寫,他反而熱了起來。




另一邊,江致微看見這些題目,也是眼前一亮。




他思想有侷限性,可他在農莊裡,跟上千的災民相處過,知道百姓真正想要的很簡單。




文書寫得輕鬆,判題也當答得順利,落到論文上,他稍做思索,想到了農莊裡,大豐收過後的一場大型祭拜活動。




與其說祈福,不如說是祭拜。這些都是天子的子民,一年之內,死傷以萬計,怎能不悲痛?




兩個考生答題順利,考場外面,等候的家屬、看熱鬧的百姓,都在附近坐著等。




看熱鬧的百姓都會帶些東西來賣,瓜子、花生是現成的,他們走街串巷的賣,有些人不想擠到茶館,就會買上一些。




這裡面還有其他小吃,鹹鴨蛋居多。




百姓多數淳樸實在,來賣鹹鴨蛋,被問是不是楓江的鹹鴨蛋,都老實搖頭說不是。




“京城的鹹鴨蛋也一樣的吃嘛,你買個鹹鴨蛋,我家也能得一文錢的利呢!”()




大家都是笑。




?本作者羽春提醒您最全的《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盡在[],域名[(()




一般人家醃製鹹鴨蛋,數量不會多。




外頭去買,他們挑著擔子進貨,還得看數目決定進價。




鹹鴨蛋突然被贅婿帶火了,他們不敢多買,都是幾十個、一兩百個的,或是提個籃子,或是拿根扁擔,挑著就能走。




說一文錢的利也沒騙人,鹹鴨蛋成本透明,再貴,別人也不買。




江知與到了前屋,隔著窗戶,聽外邊人熱鬧聊天,三兩句就有一個人會提到他的夫君,聽得他臉上笑意就沒淡過。




等人來屋裡拿茶葉,他掏了一錢銀子,叫人給他買些鹹鴨蛋。




江知與在農莊上問過,楓江那邊是吃魚多,也吃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