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上心頭 作品

第 74 章 我陪你一起。

 霍檀一下子就明白,她的意思是尋找一個年齡適合的孩子進入撫育堂,暗中觀察撫育堂到底有什麼問題。

 只是這個人選確實不好找。

 夫妻兩個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搖了搖頭:“看來是不成的,還是慢慢查吧。”

 崔雲昭嘆了口氣:“也不知那幾個孩子過得如何了。”

 她還是有些擔心的。

 主要是天氣越來越冷,城裡雖然沒有戰事,卻也不那麼安全,有些無家可歸的乞丐流民也會欺負流浪孩童。

 霍檀便道:“我已經同小丘說過了,他們巡防的時候會看顧,知道孩子們不願意去撫育堂,他們也不會強迫,會給買些食水。”

 崔雲昭這才鬆了口氣。

 她笑了一下,道:“多虧郎君,許多事我不便做,郎君倒是都能出手相助。”

 霍檀卻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既然知道了這樣的事,就不可能視而不見,總要伸出援手的。”

 “否則參軍打仗,根本沒有意義。”

 “做軍人,就是要保家衛國,若是隻想著爭名奪利,那永遠都成不了事。”

 崔雲昭感嘆:“郎君所言甚是。”

 “若是天下人都這麼想,這些年的戰亂和死傷,就不會出現了。”

 可這是不肯能的。

 人人都想榮耀加身,權利在手,誰也不願意屈居人下。

 王政不綱,權反在下。

 既然人人都能靠著戰爭成為皇帝,那任何人都不會放棄了。

 崔雲昭忽然有些好奇。

 她往前探了探身,湊到霍檀面前,壓低聲音問他:“郎君,若有朝一日你也有這個機會,你會心動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前世的霍檀就抓住了所有的機會,一躍而上,成了開國帝王。

 但現在,霍檀只是個剛剛成婚是十九歲少年。

 說他是青年,他都未及弱冠,在那些將軍們看來,他就是沒長大的孩子。

 沒有任何威脅。

 霍檀垂眸,看著崔雲昭那雙靈動的鳳眸,淡淡笑了。

 他忽然伸出手,在崔雲昭臉頰上捏了一下。

 沒有用力,一點都不疼。

 但崔雲昭還是看出了霍檀的輕鬆。

 對於這個問題,他並不覺得冒犯,甚至一點也不緊張。

 “娘子,我也是個很功利的人。()?()”

 霍檀垂眸道:“只要有機會往上走,我不會放棄,我會用所有的努力,越爬越高。()?()”

 “若是有一日我能攀登到山巔之上,我絕對不會因為危險而退縮。?()?[(.)]??$?$??()?()”

 “娘

子你明白嗎?()?()”

 崔雲昭認真看著他,也跟著笑了一下。

 她的眼睛笑起來很好看,眼尾有一條很漂亮的弧度,讓她整個人都是明媚而自然的。

 崔雲昭也伸出手,在霍檀臉頰上捏了一下。

 “那郎君,你去攀登巔峰吧,”崔雲昭一字一頓道,“我陪你一起。”

 她想了想,又說:“我也不怕。”

 這一刻,霍檀心裡掀起巨大的波瀾。

 那波瀾如同被颶風掀起的海浪,驚濤拍岸,巨浪滔天。

 崔雲昭的話,點亮了他內心深處一直微弱的那盞等。

 這一刻,那盞燈幾乎光芒萬丈。

 霍檀輕輕舒了口氣,他看著崔雲昭道:“好,我們一起攀登。”

 ————

 夫妻兩個說著這些驚世駭俗的話,心裡卻是無比安穩。

 話題在這裡停住,沒有繼續說下去,霍檀很果斷換了話題,說起了軍營裡的其他事。

 “郭節制身邊除了呂繼明,還有個英勇善戰的關大仁,我並未同與關將軍效力,不過也有過幾面之緣。”

 “岐陽下轄博陵和代郡,武平下轄榆江,都是中原等地富饒的要地。”

 霍檀一邊說,崔雲昭就在心中勾勒地圖。

 霍檀的手在茶杯裡沾了一下,然後就在桌上畫了起來。

 “原本郭節制的意思是,讓馮朗防禦博陵,讓呂繼明防禦代郡,這樣一來,兩府就都有保障。而關大仁則留守岐陽,作為郭節制的左膀右臂,保護他的安全。”

 崔雲昭點點頭,她道:“如此看來,郭節制更看重關大仁。”

 霍檀笑了一下:“娘子聰慧。”

 他繼續道:“不過馮朗因為家裡的災禍,沒能繼續給郭節制效力,郭節制便只能把呂繼明調來更重要的博陵,另外派了關大仁的副將去了代郡,這樣一來,關大仁在郭節制那邊就更重要了。”

 也就是說,現在在郭子謙面前,關大仁及其副將都是要職,而呂繼明就顯得形單影隻。

 原本跟他關係不錯的馮朗因為種種事端,同他也離了心。

 崔雲昭思索片刻,道:“所以呂繼明才那麼急著表現。”

 霍檀又笑了一下。

 “正是,尤其是伏鹿。”

 “現在眼看奪取伏鹿有望,呂繼明當然不肯善罷甘休,博陵距離伏鹿那麼近,若是能以博陵望伏鹿,能替郭節制拿下伏鹿,那麼伏鹿的觀察使便手到擒來。”

 崔雲昭接過話頭:“伏鹿的位置太重要了。”

 伏鹿是距離汴京最近的

 重要州府()?(),

 水路亨通()?(),

 經濟繁榮()?(),

 往年戰亂時?()??♀?♀??()?(),

 伏鹿多次作為陪都。

 不過也因為伏鹿重要,所以前朝末年和如今北周初年,伏鹿都未設立節度使。

 一直都是其他州府的節度使代轄。

 因為隔了一層,也免除了坐伏鹿望汴京的隱患。

 郭子謙這個人野心確實很大。

 在命令呂繼明攻下武平之後,他甚至沒有派大將去防禦武平,反而依舊讓當時留守的岑指揮暫管武平軍務,不做其他變動,只保百姓安危。

 岑指揮就是岑長勝的父親,他的官職只到步兵營指揮,麾下不過五百人,根本不足為懼。

 但因為當時剿逆已經把城中的盜賊軍匪都滅了個乾淨,只有岑指揮這樣級別的武將轄制倒是不算冒險,畢竟城中還有文官和知府在主持政務。

 郭子謙不要武平,對武平沒有異心,一是對裴業表達忠心,二也要展露自己沒有野心。

 但正是因此,崔雲昭才說他野心太大。

 武平算什麼?武平作為曾經李豐年的藩鎮,麾下不過只有一府,還被李豐年這麼多年弄得窮困潦倒,百姓都要過不下去了,寧願當流民也不回去,要一個空城和荒地有什麼意義?

 郭子謙用一個沒有任何用處的武平,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裴業可能不是看不出來,可是中原腹地戰亂多年,皇帝同藩鎮都是這樣真真假假,拉拉扯扯,相互試探。

 就連裴業也不能免俗,認為只要郭子謙不造反,那就是最忠心的良臣了。

 夫妻兩個都沒說話,卻不約而同想到了這裡。

 霍檀嘆了口氣:“君不君,臣不臣,長此以往,必將不國。”

 說起來,霍檀其實沒有讀過多少書,可對於眼下世局的點評,卻是針砭時弊,一語中的的。